2009年12月30日

【Stock】股市之我見-買最強

正所謂「買股要買最強」,近日被動元件中最強的大毅,是同類股中最先起漲,拉過三根漲停後,便出現同類股中類股輪動的現象,當時,我以為其他個股如日電貿、奇力新、禾伸堂與華新科等都有「補漲」的機會,事實上我在40.7元買了一張禾伸堂,在45.7元賣掉,的確有漲,但是與這四天來大毅每天近乎拉漲停的漲勢相比,就曉得我根本選錯了。

先前買太陽能股昱晶時,也是本著「要買買最強」的觀念下去挑,雖然最強的股票漲很兇,多數人不太敢追,不過我追了,的確也賺了。

就這樣浪費了一個機會,然後又要重新尋找標的,或者再思考大毅續漲的可能性,而不是正買到好股找時機加碼,可就累了。

像目前化學股的中華化行情正好,已經拉了五根漲停,股價仍然相對低,這麼強的股票追不追呢?(笑)

2009年12月25日

【Stock】股市之我見-近日主流

新的主流類股開始動了,這次明顯像是被動元件與DRAM。

原本不是很確定被動元件的氣勢足不足,所以選股時頗為辛苦,它似乎有被動元件族群中個股輪動的情形,有些先漲有些後漲,這樣的好處是,至少抓得到時機在相對低點買進,我只買了某股一張,三天漲6元,由於一直在玩FF13的關係,都忘了加碼多買一張。另一家股票原本判斷是先漲過好像不會動的樣子,昨天小賺些先賣了,結果今天收盤前直衝漲停,少賺2000元。

目前被動元件個人覺得華新科很有帶頭的氣魄,不過也要找買點來試才曉得,因為都拉漲停買不到啊。(笑)

DRAM部份,這類股自民國93年後就很慘,長期表現不怎樣之下,也許會成為近日轉機股,不過像南科與華亞科都是股本很大的兩家公司,這三天成交量超過5萬張,便讓我覺得很難會有飆的機會,通常成交量在10000張內的最有可能飆,要是持續放大至10000~20000之間還能天天大漲的話,這類股票是絕對要抱的,現下雖然兩個都大漲三天,但下週要是每天還能有3%的漲幅應該算很了不起,總之這種成交量大的股票有個好處是,跌也不會跌太兇。

DRAM模組方面由創見帶頭動了一星期了,看起來是確定有行情,這裡我最有興趣的是威剛,不過股價很高,對我這種資金很少的人,不免有點為難,總之還是蠻值得嘗試的。

不過下星期又將遇到每個月必來一次的摩台指結算,照最近的觀察來看,摩台指結算拉抬行情的機率應該不會比摜壓來得高,畢竟這星期已經有漲了,下星期有什麼動力支持行情?這種時候進場買股票的時機很難抓,然而要是該股行情熱到爆炸的話,也會像太陽能股一樣在大盤大跌200多點那天(11月底的摩台指結算),還能全數大漲。

最後,鼻過敏連兩天發作,又影響到眼睛,不停地流眼淚,連打個電動都覺得痛苦,可是還是整天都在想賺錢的機會,因為只有自由的生活才能讓我在早上鼻過敏時又不用擔心要出門上班的問題啊。

2009年12月19日

【PS3】太空戰士13

等好久了,在這寒冷的天氣中,沒什麼事比躲在家裡玩FF13更重要的。2001年推出的FF10,那時我預約得太晚,當天排不到我的份,又急著想玩,死賴在電玩店中,直到晚上11點半還不肯走,最後老闆網開一面,先把別人的份給我,我便開心地掏出3000元,把心中的神作帶回家了。這是我第一款玩了180個小時的遊戲,自己研究了一些怪物的打法與裝備的收集及改造方式,劇情演出也活用了PS2的硬體性能,能以3D貼圖的方式傳達更多肢體動作以及強化近距離下的人物表情演出,對我們這些日文半調子的玩家來說,才能感受到文字隔閡下的故事氣氛。

在FF10中,所有的角色都不會提到主角「Tidus」的名字,因為名字是可以自己變更的,這點配音不可能兼顧,於此,遊戲的結尾還以Tidus一句「這可是我的故事」畫下有點淒涼與感人的句點,尤其當他並不是真正存在的實體,而是幻光蟲集合而成的思念體時,隨時都可能灰飛煙滅,因而對自己的存在感到困惑,從這樣巧妙設定搭配,玩家能強烈地感受到「不論你叫什麼名字,玩家是真正地與遊戲中的角色一同冒險」的張力,在當時,恰如其份的配樂也是很有催淚的效果。

這就是FF令人總是十分期盼的原因,有大手筆的製作,奇幻風格強烈的世界觀,傑出的人物個性與造型設定,細膩又感人的劇本,與動聽的配樂。在中間跳過FF11這線上遊戲後,等了5年才在PS2上玩到的FF12,其表現讓人有點失望,雖然系統設定很符合線上遊戲玩家喜歡打寶練功的變態喜好,但是劇本無足輕重,加上製作人沒有待到作品完成就離開了,而我也玩不到30%就玩不下去了。

從FF8開始,8、9、10、13,每一款都花了我3000元去買,每一款都讓我玩得很過癮,而12只花了2350,果然是不值3000所以不好玩嗎?還是水貨商人覺得它不會大賣,所以賣得比較便宜些?當時,我記得我還對老闆說,「喔,才2350?第一次買到不是3000元的FF正傳耶?」,開心付錢,敗興而歸。因此,跳過FF11與FF12不論,我等了8年才玩到我想要的作品,好心痛。

FF13搭上變形金鋼的風潮,武器與召喚獸都可變形,科幻元素有點過頭,甚至連樹林都是由機器構成的,真是不可思議,但稍微能在初期感受到劇本設定上的細心,有種後期故事將會很壯闊的幻想,遊戲系統也比以往更重視戰術的應對,不同的怪物要配不同的打法,瞬息變化之大容易導致全滅,讓玩家不得像以前一樣總是一個鍵連打,然後還能玩到睡著。

總算,又是一款各項元素均備的作品,這才是我想玩的遊戲。

2009年12月15日

【Stock】股市之我見-烏雲密佈

就像先前所說,太陽能股漲最兇的昱晶在103元出現那天的快速冷卻後,應該就得開始找尋仍有上漲空間的個股,沒想到料得還真準,雖然它曾一度攻上107元,當天又馬上冷下來,一直到現在勉強維持在100元上下,會不會再漲?天曉得,不過抱那麼緊似乎沒意義了。

這段期間最讓人感到麻煩是,新的投資標的很不好找,因為目前的大筆資金動向並沒有特別集中在某類股,所以個股表現居多的話就很難去與同類股比價與比較基本面的好壞,同時一日漲停的行為過多,很容易買到後來不漲反跌的股票,這種時候,個人雖然講過放個一段時間還是可以漲回來,以減少虧損再賣這種話,但我覺得還是小賠一點趕緊脫手的好,好比,我曾犯白痴在74元買了遠雄,套了幾天,中間有一次終於漲到75元,不過我卻覺得不具大漲的氣勢,於是在74元左右,不賺不賠下賣掉,現在清楚可看到遠雄一直在71~72元打轉,另外像我在69.4元買了台化,67元脫手的樣子,最後它連69.4元都漲不回來。

在這種震盪盤,買到的股票留不留與有沒有機會漲,我倒有個心得是,如果一買就套,三天內都無法漲回買進價格時,就代表選錯了,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某些個股或類股正在炒作中,似乎一付很有希望再漲的模樣,於是搶先機買一張不等拉回,結果買完後它就沒什麼動靜,連一個星期的行情都不到,更別說撐兩個星期。

其實如果買對了,不論進價多少,都會發現很快便有賺,那種剛買時的小套牢像是完全沒感覺一般,當然要是該股都漲了兩個星期才來買,這就是很冒險的行為,通常漲勢初動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就要拼看看有沒有一個星期的行情。

這種作法說穿了,只是汰弱留強而已,不滿意報酬率就要把握時機早早賣掉,並找到「正確」的股票,才能夠在這種不穩定的行情中,找到最穩定的賺錢標的。

【Chat】刷

信用卡結算日後,我就會開始啟動新一波的App Store狂刷計畫。

九月份刷了$66.51,十月份刷了$78.46,十一月份刷了$89.57,十二月才結算不到一個星期,我就刷了$51.71,不過折合台幣最高就一個月3000多而已,以我這種沒什麼其他開銷的人來說,3000的其他消費也不算誇張。

這真是典型的心靈空虛購物狂,只要看得到、有興趣的我就毫不考慮地買了,以至於近兩個月來App的增加速度很快,目前已經有586個App,安裝在iPhone上面的,完全超過十一個頁面的限制,還多了三個以上的隱藏頁。真希望賺錢的速度還可以更快,如果自己能夠每個月盡情地在App Store刷$100亦面不改色,那應該是一種本錢厚的成就認定,我還有太多想刷刷刷、一口氣全買下的App。

2009年12月11日

【Chat】四年

再過幾個月,在某研究大樓的工作就滿四年了。

兩個星期前,我在每半年一次的進度報告時,仍然是相當隨便的方式只準備兩頁就帶過了,因為我不想講細節,因為老闆從來就不在乎也不願意去記我用什麼方法來做,所以,我覺得我只要做得出來,不要放細節反而不會被問,不會被問過去四年被問過好幾次的相同問題,有人能夠理解進度報告時,根本就是去幫他刷大腦是怎樣的感受嗎?

當然最絕的,就是半年前叫我做A,半年後就忘了自己說過什麼,然後說:「我要你做的不是這個,我要你做的是B」,這四年來我不曉得做過多少東西,都被以下三句話給抹殺掉。

「我要你做的不是這個。」

「你這個不要做了,來做別的。」

「你這個不要做那麼多,再來做別的。」

幹!幹!幹!

其實沒那麼幹,我早就放棄自己是學生,是來學習獨立研究的博士班學生這種理念了,早在兩年前,我就把自己當助理用,有什麼交待就做什麼,我也不去問為什麼要做,也不在乎他記得還是不記得,反正就是半年接一匹新訂單,或者這一年來幾乎是兩個月就一匹訂單。

換做是一般學生,要是像我這樣過日子,大概會對自己能不能畢業感到焦慮。

然後,在兩個星期前的進度報告時,不曉得他是吃錯了什麼藥,就說我是學生,不是助理,這種報告的方式沒有學生的態度。

笑死人囉,心情好時把我當助理用,心情不好時幫我當學生,我四年都被這老頭給秏光了,完全不曉得人生還有沒有光明,就別說我一直以來都很反抗「高學歷才有好工作」這種弱智思想。

像我現下的狀況就是最悲情的例子啊,不管怎麼做都會被他一句話抹殺掉每半年的成果,我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地方是,他們研究的都是未知的東西,不確定結束的時間,所以過程中再怎麼被老頭瞎搞,都沒什麼損失,而我所做的東西,幾乎都是在做別人已經做過的東西,也就是代工,以我的速度,快則一個月可完成,慢則拖五個月再做完來得及報進度也可,但終歸是一個一個的成品,一個成品被抹殺,十個成品被抹殺,這豈不是說過去的四年等於白活嗎?

反走過必留下痕跡。

我不曉得這四年來所做的東西留下了什麼痕跡,什麼都沒學到,也不像一般學生有個專注的方向,唸那麼多書,又是國立大學研究所,跟到一個這樣的老闆,怎麼還會有人覺得高學歷才會有前途?

會講這種話的人根本是命太好,沒吃過苦。

不過,我至少有從這些成品中賺到一筆12萬的技術授權金,外加自己投入的本金3萬5,半年來,利用這筆錢再去滾了個6萬左右,讓我對自己在股市中的研究相當有信心。同樣是研究,股市讓我發現自己還有不成熟的一面,我覺得這很刺激,因為平常的實驗工作根本就熟練到很無趣的程度。我可能今天做錯而賣掉,但我明天還有馬上補救買回來的機會。我會犯錯,但不怕犯錯,學習本來就是如此,只要有想法,有信心,就能掌握更多機會,而且我把握到的每一天,都將帶來更多豐碩的成果時,這成果由我自己驗收,不再是為了別人而做,不會被人抹殺掉,也不用像個賣淫的妓女一樣,遇到糟糕的客人,為了賺他的錢還不能嫌他技術差。

這樣說來,這四年來並不是沒學到東西,唯一學到的是,千萬不要再將自己的命運送給別人掌握。

2009年12月3日

【Stock】股市之我見-賣股時機

每支股票賺完一個波段行情後,總是要賣的,硬抱沒有意義,免得將賺錢的機會白白地浪費掉,不過對於沒信心玩好靈活操作的人來說,低點大量買進,等多頭行情結束前再一次賣光也無不可,可是我不可能有那種耐心去等的,好比半年過去,如果我還抱著鴻海,今天賣掉只能賺40000,怎麼樣都上不去的話,留著也沒有意義,就算明年六月鴻海能漲到200元,我最多也只賺100000,這樣太遜了。

為了保持靈活,個人對於賣股的時機,也有一套接近買股時機的判斷方式。

股價在不斷創新高後,開始就會有人想獲利了結,買進的氣氛與賣出的氣氛呈現相抗衡的局面,以至於買氣不足,股價漲不上去,又欠缺利多消息刺激,便會在高檔震盪,所以波段行情的高點很好抓,對於一支正常的股票來說,都會在高檔盤整一段時間,才開始走弱或是持平,所以在這種還不到多頭氣氛最熱的時期,很少會有那種A型反轉的走勢,除非是買到主力股,上轎被套牢。

這裡呢,鴻海又成了最佳的範本,值得一提的是,這股票的動作我很了解,據個人經驗來說,如果它有一天收平盤,隔天開始就會有大跌出現,可能只跌兩天可能跌四天,非常的好預料。總共出現三次收平盤的情形,都是收在129元的價位,而且隔天都開始下跌,我的賣股經驗就是從這裡體會而來的。

其實從9/17,10/1,10/7這橫跨兩個星期的經驗來說,我想再笨也不至於對自己手上的股票不漲而沒感覺吧?129元就像個屏障一般,沒有特別好的利多消息出來時,就無法衝破,在鴻海不漲的期間,營建與金融漲得可快樂了。
後來呢,鴻海終於突破130元的價位,目前又有一個新屏障138元卡在上面,看來真叫人頭大不是?
於是乎,什麼時候賣股票比什麼時候買股票顯然要容易得多,高檔盤整的觀察時間很長很充足,下決定不需搶時間,而且就別說多數股票還沒有機會觀察到第二個頂的出現,就反轉到拉不回來了。

再者呢,股價在保持衝勁的時候,可能有一天開盤會突然大漲到一個新高,卻在收盤前一路拉回,這個高點的價位就十分有參考價值,好比鴻海在9月10日因為政策利多消息一口氣衝上131元時,因為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太過熱,冷卻的速度也快,我就是看這131元的高點,每每有機會突破時,就遇見國際股市大跌或者是啥市場利空消息又將之拉回來,一直卡在129元才決定賣掉的。像太陽能股「昱晶」也在昨天創下103元的新高價後快速冷卻,現在就看這價格是否有突破的機會,要不然,它會跟鴻海一樣,遲早卡在一個價位上反覆震盪。

最後呢,其實我們都體會得出大漲時期與漲不動時期的心情不同之處,在缺乏成長速度的情形下,自然是眉頭深鎖,開始覺得困惑時,兩個星期便足以斷定是否還要再留它了,當然就別說眼裡相中另一個有再賺一筆的機會出現時,下決定得更加果斷。總之,我只是認同「賺錢的速度要快,賠錢的速度要慢」,並不認為一定要算準高點才賣,也不認為買股一定要買在最低,賣股完全是看這筆錢能不能投入有上漲空間或大漲的個股,買股完全是判斷何為主流,因為只有主流才會不斷被炒作,這是最明顯的高成長訊號。

2009年11月30日

【Stock】股市之我見-雙重底

一般人都知道買低賣高,都想要買低賣高,卻總是買高賣低,這種明知怎麼做才是對的事,卻常常做不好,除此之外,還有個大問題是,買低賣高的「時機」本來就不好抓,太過於堅持低點一定要最低,高點一定要最高,常會亂了調。

在此,個人據六個月經驗發現了一套每次大回檔時可以準確抓到「相對低點」的方法,價格通常不會離谷底太多。

可是這方法對於能判斷多空行情與盤面氣氛的人來說,會更容易發揮,要是什麼都不懂,也不在乎,套用公式有一天就會被連續兩個月或三個月的大回檔給套牢,總之,放膽一試也無不可。

每次的回檔,股價都會像溜滑梯一樣地直線下探,有些人只懂「拉回買進」的道理,卻常會買在半山腰,發現低還有更低,雖然短暫被套總有漲回來的機會,但是我認為「股價」不是重點,「時間」才是問題,像我們這種沒什麼資金的人,給它套再漲回來,只會流失時間與機會。因此,每次的大回檔出現後,個人覺得見獵心喜馬上進去承接股票是不好的事,還在跌,就有繼續跌的可能,天曉得會探多低,那就不要急。

這裡,我拿鴻海來當範本,事實上更好的範本在我剛買鴻海的時候,但是圖都沒有留,只好拿11月初的情形來說。摩台指與台期指相較下,前者對於現貨大盤會有較大的衝擊,因為指數期貨本來就與大盤指數有關,那些法人大戶為了拿到更多利潤,必須透過手上持有的大量股票去憾動股市的大盤指數,所以像上星期五的杜拜利空與摩台指結算一同發揮效應,就會產生很誇張的大跌情形。

在10月29日那天,摩台指結算下又剛好是美股動不動大跌200點的情勢,在大盤走了兩個月的向上行情後,已經沒什麼事會是意外的了。這一天,鴻海的股價在盤中向下直摜的速度驚人,一度觸到127元的低點,此時大盤大概跌了300點左右,後來買盤進駐才將股價與大盤指數再推上來一些,所以,127元是那幾天可以見到的一次最低點。隨後稍稍反彈,在11月3日時,又再度下探,不過這次收盤在128.5元,這種時候其實就可以買一張來試試看,而且不要玩一次梭哈的把戲,便可看到後來怎麼跌都不會再下探130元以下的價位,反而是現買現賺,就算這一天不敢買,也可以等著看隔天的行情如何再做定奪,反正大跌之後,不容易出現大漲的情形。

出現第二次低點的時機,有可能是隔幾天,有可能是隔一個星期,甚至出現三重底也不意外,完全看市場對於這支股票的信心,個人認為第二次低點接近第一次低點價位時,直接買風險其實已經很小了,如果往後會再大跌,跌得比自己的進價要低時,甚至比第一次低點要低時,便視個人「設立停損點」的忍功練得如何,小小被套,心情不好,但忍一下,後勢可期,要是太樂觀,明明跌破停損點又不賣掉,一套再套,那就怪不了誰,因為該股可能就像廣達被仁寶壓著打一樣,買在長時間的反彈行情中,後來又持續下跌,當然不會有賺頭。不過使用這方法最大的難處是,自第一個低點出現時,向上反彈中很容易會怕它漲上去而錯失良機,馬上就進去追一張,便看著它下跌形成短套的情形,所以怎麼克制自己靜待第二次相對低點的時機就很重要了。

這種判斷方式看起來跟一般事後用日線圖或月線圖分析股票動作的文章一樣,除非自己真的在那樣的環境下跟著體會一遍,不然也感受不到真假,而且我認為這招用在判斷大多數股票都很有用,只是買到的股票會不會漲就另當別論了。

2009年11月27日

【Stock】股市之我見-尋找主流

在我第一輪玩過「買進抱緊」策略大賺30%後,開始朝新的操作策略邁進。

根據我這半年來的觀察,每一段行情都會有主流類股,買到主流類股就像搭順風車一樣,只要能夠掌握出場時機,應該都能賺到翻。像六月中到七月中時,主流股是金融類股;九月初是鴻海,九月中到十月中是金融與營建。

我第一張股票買鴻海,買進價位是98.5,那時很悶,因為鴻海的基本面還不夠好,市場消息都是金融股相關的MOU,第一次選股讓我覺得稍微挫敗,結果好不容易等到營收大成長的消息出來之後,股價上攻至114元左右,但是大盤早就上攻1000點了,1000點才漲這麼一點點?買金融股可能都賺兩倍。然而這口鳥氣終於在八月底第二季財報出來後才得以舒解,一路從103反彈開始大漲至129元才高檔震盪,結果我又抱得太久,明明九月中就漲勢已老,一直到10月初才正式賣掉,那時又不懂得類股輪動的操作策略,不然轉投資金融與營建,都還可以加大獲利空間。

於是呢,在這裡的經驗下,自從11月初的起漲點開始,我就一直在尋找「盤面主流」,我買了華碩/廣達這種NB股,一付漲不動的樣子,鴻海也是突破不了138元的價位,然後又嘗試已經被炒過的營建股冠德/興富發/遠雄,還是一付要死不活的模樣,甚至還買到台化/中信金/麗嬰房這種我自己都不曉得在想啥的股票,找來找去,有些小套牢的我就乾脆賣掉趕快再找可以賺的目標,先前在鴻海身上賺的30000元,在此被侵蝕掉10000。

在事實上根本沒有主流的情形下,硬要佈局碰個運氣,結果就是浪費錢,最後我才發現,盤面主流並沒有想像中的難找。

在這段大家都不曉得要做哪類股票的期間,常會有很多「一天漲停」的行為,通常隔天就會大跌,變成漲沒多少,真正能夠稱為主流的類股或個股,就我觀察鴻海飆漲的經驗來說,那種漲勢不會只有一天的行情,最少要延續到第二天,甚至更能看到逆勢大漲的氣魄。所以說,「股價的動作」便成了我判斷的依據。後來我的想法是,在找不到主流時,乾脆佈局於績優股上,不要亂動,多少還可以小賺一些,等到某些類股開始集體上漲,甚至大漲,並且力道持續至第二天或第三天,這時就曉得主流股開始動了,此時再將錢抽出來,並丟入主流股,要是不放膽一試,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漲上去。錯了,大不了就賠錢,對了,就會像最近旺到爆渣的太陽能類股一樣,完全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找得到賣出時機。(笑)

然而找到主流後,在選股方面也是一個問題,套句張松允所說的話:「要買就要買最強的」,因為最強的股票要是不漲,同類股也漲不到哪去,如果看見最強的股票漲太兇而不敢買,去買同類股漲比較沒那麼快的股票,就要檢討一下自己的想法,想想為何一個可以漲那麼兇一個卻不是這樣?如果因為漲不多而買,又怎麼能夠期待買了之後會持續大漲?漲勢不足的股票,就代表市場信心度與話題性不足,大家就不會放太多心思在上面,自然是漲沒份跌有份。

可是,怎樣才叫強?股價的高低有時不見得反應一間公司的強弱,市場上有太多被高估的股票,也有正在低估中的股票,好比華碩的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很低,其實它是被低估的股票,可是沒有行情就不會動,像太陽能股王茂迪,第三季都還在虧損當中,股價卻能大漲至110元的價位。

仔細研究後,才發現昱晶/昇陽科/新日光為何會漲那麼兇,長期沒漲+獲利大增+市場消息大好+比價效應,連茂迪都可以漲成這樣,怎麼可能有不漲的理由?所以茂迪雖然名為股王,但是基本面仍在虧損狀態下就不具最強股票的資格,這點,也可以從股價的動作看出「漲沒份跌有份」的特徵。這三間公司中,尤其又以昱晶為猛中最猛,第三季EPS大幅轉正為1.75元時,股價從49元起漲,像茂迪第三季EPS還在虧損中,股價從87元起漲,比價空間相形之下就超大。昱晶還因漲太兇被證交所列入處置,強迫公司釋出上個月的財報,結果10月份的每股盈餘就可比第三季,莫明奇妙地又多了一個本來不該知道的利多消息出來,再加上「淡季不淡」的口號,讓第四季財報充滿無限想像力。

自此,我又回頭重溫張松允的書,因為上述整個操作理念與書上所講的幾乎差不多,從觀察盤面氣氛開始、市場蘊釀上攻氣勢、尋找盤面主流、然後做基本面研究,選定被低估的股票並買進,就像書中63頁所述:「被低估的股票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旦發動攻擊時,絕對大漲特漲,不會只有一日行情,所以只要事前預先做好功課,知道被高估或被低估的股票有哪些,等到市場題材一發酵,股價一起漲,就毫不猶豫地在第一時間切入。」

八月底時鴻海也是因為被錯殺而股價來到103元的低點,可是第二季財報消息大好之後,連衝兩個星期漲19元,會這樣漲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它的股價被低估,自然就有人來抬轎,再加上最近昱晶的例子,便將他所寫的短短幾句話透徹印證,這代表市場上的確是處處充滿機會,只要用心去找,就不用依賴明牌。

如果我先前有更認真一點去做研究的話,切入的時機點就會更早,短時間內的報酬率會更驚人,所以我覺得我的學習速度還真的是慢了些。

雖然書上還有很多是只能想像但很難完全理解的觀念,在我吸收他的想法再進而驗證過後,才曉得他真的傳授許多非常正確的投資觀念,的確幫我學習得比自己摸索要快一些,也少繳一點學費,這是第一次體會到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啊。

【Stock】股市之我見-杜拜危機

在「杜拜恐懼」之下,全球股市這兩天跌重則7%,輕則3%。

因為感恩節的關係,美股在這利空消息下慢了一天跌,大家先跌過之後才開始跌,以往當跟屁蟲的歐洲股市,今個兒開低走高,目前看起來雖然小漲,但可說是自低點開始算起,向上大漲120點的程度,而且美股開盤後,也不會因為它在大跌而有反應,這給我一個奇想,就是大跌有如逢年過節一般,大家High完一輪後,隔天又像沒事發生過,完全是那種看到不好的消息時,一定要跟著砍的衝動克制不下來,要是下星期再大漲回來,這兩天的大跌就很搞笑,話說,股市真的很會鬧笑話,這個情形就像是在說,杜邦的問題,根本就還不能稱為問題,可是,又不賣不行?

真是見鬼。

在這半年的經驗中,我最少看過三次的大跌,幾次因摩台指結算加上上攻力道不足而形成的大跌就不算,因為期指結算的性質之故,本來就有摜壓與拉抬的情形發生,然而,這三次大跌都是因為國際間消息造成的影響,不過,當市場在向上走多時,其實這種大跌很快就會被打消掉,反而只是製造一個很好的進場時機點,大跌過後,大漲特快。

不過我這次會不會看錯呢?反正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做實驗就是這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2009年11月20日

【Movie】2012

羅蘭艾瑪瑞奇的災難片,似乎有種前面的橋段精采就好,遠比結尾怎麼收要來得重要的傾向,反正它就是場爆米花電影,就不要太過執著包裝在其中的人性關懷了,而我看晚上7:10的場次,趕路趕到來不及買吃的就進去看了,兩個半小時,好餓。

本片有著史上運氣最強的主角,再搭配絕無冷場的災難場景,可說是近年來相當漂亮的運鏡與剪接,如果是IMAX版本,應該會更有臨場感,在上星期五開始在台上映後,直到今晚,湧入電影院的人潮還是相當的多。

最近心煩的事很多,進場放空一下大腦的感覺很不錯。

2009年11月11日

【iPhone】賀!500達成!

12個月過去了,自從去年10月登入App Store後,便對iPhone遊戲與應用程式十分著迷,剛開始可能買得多了些,記得曾經一個月花了3000多元,後來某些太高價的軟體除非是工具類程式才會不考慮價格買進,像遊戲這種跌價速度很快的程式,超過$4.99美金的,一律等待降價,然而,其實我連$4.99都買不太下手,所以逐漸地將開銷壓低在一個月2000元左右。

像Gameloft/EA這些專做3D遊戲的廠商,其$6.99以上的遊戲,價格雖然讓我提不起興趣,事實上則是我對於「iPhone玩3D遊戲」這點感到不習慣,因為虛擬按鍵的「力回饋」不比電視遊樂器的手把,所以這些遊戲能等多久就等多久,便宜比較重要。

這麼大量的App,主要是因為我買了太多$0.99的遊戲,這類型的軟體,就像喝一杯飲料不超過30分鐘一般,反正又不貴,看有點意思的就毫不考慮地買了,玩過之後,不錯,我會將之安插個位置在iPhone 3GS上,普普通通,我就將之安插個位置在iPhone 2G上,所以,iPhone 3GS上所安裝的軟體,可謂之本人精選,iPhone 2G上的軟體,就是品質較次級的。

當然這500個軟體中也有很多根本不會再去使用的程式,其中不乏某些很熱門的應用程式,如Todo、Pocket Informant、Documents to Go與Air Sharing,主要是因為,文件上傳與管理方面,我付費購買了Papers for iPhone與Papers for Mac兩套軟體,只要將所有文件轉成PDF,我就可以直接用Papers進行上傳,然而GTD(Get Things Done)這類的軟體,最後我選擇使用的是「2Do」這套不複雜且漂亮的程式,因此,性質重覆性太大是我手邊軟體之大問題,為了挪出空間,而浪費了許多原本還蠻好用的程式。

現在要備份這500個程式,已經快用滿兩張DVD的光碟,再過一年,會不會變成超過四張光碟了?

2009年10月29日

【Stock】股市之我見-融資與融券

融資是借錢買股票,最後要還錢,融券是借股票來賣錢,最後要還股票,這兩個數值的變化,常常會形成很有趣的景象,能當參考,但也只是參考,畢竟股市中並沒有絕對不會看錯的分析技術。

像我曾經跟我爸說過可以到台灣證券交易所去看外資的進出情形,結果不教他還好,一教之後他就只會看外資是不是買超,連續買超幾日,只要有人買,就一付催眠自己會漲的樣子,可是他從未想過,當鴻海在9月1日吃一根漲停時,那兩個星期三大法人是買超,當鴻海在129元上上下下時,那幾個星期三大法人一樣是在買超,一個是漲很兇,一個卻沒辦法創新高,這其中當然是有問題的,就算三大法人常買超中鋼又如何?股價還是在30元不會漲。話說回來,融資與融券通常可以反應人心的變化,好比多數的散戶很信「拉回是買點」這類的訊息,他們不太思考後續的發展是否仍有賺錢的機會,只是純粹的照公式來做,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多頭結束開始大崩盤後,會有更多人融資買進股票,直到他們發現怎麼買怎麼套為止,才會跟著趨勢一起賣。融券的心態通常也蠻好笑的,這些人有時可能是怕股價大崩盤,所以手上股票的股價在上漲時,會先放空以避免突如其來的意外,這樣可以打平損失,不過呢,這麼做有兩種情形,一個是股價持續大漲,放空的部份就成了損失,一個股價大跌,放空的部份就成了獲利,但是,這種為了保險而做的反向措施,其實不見得是妙計,因為不管是哪種情形,都有一邊會成為損失。

另一種融券戶的態度是,從來不買股票,他們只借股票來賣,而且,大盤狂漲,融券戶一定也會跟著用力放空,可是他們就像一輩子學不乖,在多頭氣勢正旺時,隨意放空只會一路虧損下去,直到大盤大跌,這些人才會以少賠一點的方式趕緊回補空單,更悲慘的狀況是,大盤完全不跌,融券戶集體投降,便出現上圖大量回補空單的情形。

此時原本常被人誤解為賣壓來源的融券戶,因為止不住上漲的氣勢,反而只能把賣掉的股票趕緊買回來,便在多頭高檔處形成了另一波的買盤,所以他們其實是潛在的買盤,才有人說多頭正旺時,通常會「先軋空,後殺多」,也就是說,放空戶回補空單時因不斷買進股票而繼續推升股價,不過數量有個極限,等到他們大多回補完畢後,整個市場上少了很多買盤,大家滿手是股票,原本有股票的人也早就出貨出光了,就不願意在高檔買股票,剛在高檔接手股票的人,找不到出高價接手他手上股票的人,因此信心潰散開始拋售股票,多頭離死不遠。

於是乎,大盤在推升的過程中,看好的人會大力融資,看漲就放空的人會大力融券,兩者通常是同時向上增加的,非常符合邏輯,因為人性就是這樣。今年五月陸資行情之前,連續漲升三個月後,也有一匹融券戶投降了,可是那時並沒有更進一步地推漲大盤,或者該說很沒力,也許就是看見融券大減卻沒有足夠的漲升力道時,可能是多頭衰尾的跡象,此時不空,更待何時?直到陸資行情爆發,空單更是一路噴發。的確,在4月底之前,已經有許多股票出現大幅回檔的跡象,陸資行情只是讓跌勢慢一點進行而已。

最近兩個星期啊,融券戶又找到機會趕快回補一下空單少賠一點,不過能這樣說嗎?也許他們剛好是在最高點放空,趁兩週連續大跌回補,先獲利了結一番,總之,我覺得這三條數值線總是會構成別具趣味的故事,而個人覺得,近日逢大跌都有上拉一點少跌一點的跡象,也許與空單大量回補不無關係,像今天空單回補是兩個星期來最高張數,一共十萬張,就曉得我猜得很接近了。

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融券回補雖然使得大盤少跌了一些,會不會買盤秏盡進一步下跌呢?

大戶狂砍股票,會不會回心轉意繼續買股票而避免進一步下跌呢?

或者大戶持續狂砍股票,造成進一步下跌呢?

很難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個人只覺得有很多股票早在這一個月內跌到不斷創出新低價,但它們的基本面不像是有那麼差,多少有些利空雜音在這些股票頭上打轉就是,彷彿像是想砍的人還沒砍過癮似的,然而其他還在相對高檔的股票,跟著步入後塵也不一定,總之,在我的感覺中,開始有個股股價大幅轉弱的跡象時,其他的只是慢一點跌,不是不會跌,這次我是否還能判斷正確呢?天曉得會不會隨即止跌反彈再衝一個月?

【Stock】股市之我見-停損

手賤就是要受懲罰,傑西李佛摩曾說:

「一個人可能看得清楚而明確,卻在市場準備照他認為的方向走時,變得遲疑或不耐煩。」

「很多在適當時間裡判斷正確的人,並沒有從中賺到真正的錢,能夠判斷正確卻又縮手不去操作的人很罕見。」

被一個百年前的股市之神當下修理了一頓,我在數個月前將這兩段話寫在便條紙上,並貼在牆上警惕自己,最後還是耍白痴。

五天前寫完「三大法人」這篇文章時,明明自己覺得趨勢向下,卻想在本週測試第三季財報的強度,最後終究不敵美股大跌、金融MOU再度延後簽與摩台指結算三大利空影響,兩天前原本先賺了6600,然後在突如其來的大跌下,反而沒賺到,連手續費與交易稅的費用都不夠攤,又想說有支股票近一個月來跌深,在第三季財報加持下,應該有上漲的機會,但是哪有那麼好康的事?只要還在跌,就會繼續跌,四天結算下來就賠了4800左右,約略是損失先前所賺的16%。

然而賠了就要在停損點早點出場,不要讓損失擴大,這點說很簡單,做很難。好比數個月前與大學同學聚餐,有個人在三年前與妹妹合資20萬元買了力晶的股票,然而這家公司的股價,在那幾年間完全沒有上漲過,而他們也沒去賣掉,最後公司基本面大壞,跌到血本無歸,聽到這裡,居然有另一個同學說,你應該要再多投一點錢進去多買幾張攤平成本啊?結果力晶跌到谷底難以翻身,再攤反而更慘。

所以說,「停損」是相當違背人性「不服輸」一面的事,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要是看不透將來的發展又死抱活抱硬撐的話,就沒有辦法在這個遊戲中多玩幾天了。

總之今天盤中大跌300點的摜壓氣勢是我過去四個月以來從沒見過的事,許多被認為基本面不錯的股票,先前都在動亂中呈現抗跌的氣魄,但與上星期的聯發科相比,終究只是誰先跌誰後跌的問題。三個月前的聯發科,也很有霸主抗跌的風範,最後還是一跌40多元,現在鴻海取而代之在高檔相對穩定,兩天來卻跌了快10元。當所有人都想賣時,不管怎樣都會跌下去,所有人都想買時,也是不管怎麼都會漲上去,所以整個市場一直都會走向超漲與超跌的氣氛中,最後開始大反轉。

今天是股海人生的第三課,「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在本月初我把先前的股票早賣掉的原因是,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只是沒料到多頭還能持續將近三個星期,所以還少賺了,就不說用現在還賠了,看來我的想法與觀念還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賠錢事小,以後有機會再賺回來就好,雖然在此小賠了一點,但也快見到另一個賺錢機會的到來時,其實反而還蠻興奮的。

現在只剩融資與融券還沒玩過而已。:D

2009年10月27日

【Stock】股市之我見-技術分析

這項分析想必是市場上最熱門的技術,像我學長去年投入股市後就花錢去上這種技術分析的課,十分熱衷,可能到目前仍在持續上這種課。今年三月,我依舊是個白痴學生對於金融市場一無所知時,拜訪他們家後才跟我聊一些股市基本的知識,當時我看著他在解讀技術分析曲線,口中還唸唸有詞,我卻不曉得為何要盯著這種線看,只覺得很有趣,不過後來接觸的層面較廣後,我的心比較偏總體經濟分析與基本面分析,所以不太想接觸技術分析。

更甚者,等到我真正接觸股市後,已經完全不理會這門知識了。

今年7/14日的新聞擷錄:『美股已連四周跌,但台股則是周線連三紅,昨天一根大黑棒,吃掉了近一、二周上漲的幅度,台股從7,084點跌到6,100點,出現A波984點下跌,接下來再反彈至6,807點為B波反彈,昨天開始出現C波下跌,預料C波跌幅將比A波長,以此計算,指數將至少來到5,823點。』

這是某投顧董事長用「波浪理論」推算的大盤數字,我特地將之備份,總有一天可以拿出來消遣,因為當時那根大跌在我的推論中,根本只是三大法人耍白痴對於市場利空消息過度反應並錯殺股票,像世界銀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這種消息,又不可能對已經獲利良好的公司產生什麼影響,已經很差的經濟,就算下修一個預測數字,現實的狀況又能差到哪去?最終還不是要回歸公司基本面的狀況。結果5823一直沒出現過,大盤至今仍不斷墊高。

其實我常在各類的話題中強調一件事,那就是過份執著什麼事是對,什麼事是有用的的時候,通常只會鬧笑話。就好比大學教授曾說多唸書唸期刊,實驗才能做得好,那在下我,跟身邊的資優生們相比,又是怎麼活下來的?

再者股市分析師們常會用什麼「量縮價揚」這類的術語來分析市場為「買氣不足,後勢有下跌的壓力」,但一樣也都只是鬧笑話居多,量縮價揚會發生在很多種狀況下,好比去年底,空頭市場開始沈靜並浮現底部時,此時的成交金額一定很低,因為大家對股票沒興趣,但是買盤浮現後,價格開始推升,這段期間的確是量縮價揚啊,可是台股年初時可是連漲三個月耶?後市有隱憂嗎?

所以我才會說我採用原理,並不採用技術,技術分析往往被人過度鑽研後,就只接受原本的認知,便不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了,好比量縮價揚也可能代表該賣股票的人早賣了,剩下的人不願意賤售,所以捏得緊,市場元氣大傷,低迷之際,開始有想買股票的人,可是股票變得不好買,便得出更高一些的價格,於是逐步推升股價,此時量縮價揚反而不是壞事。

只要用基本的供需原則便可做出不同的解讀,因此我認為這種技術分析的盲點,在於完全只採買方觀點或完全只採賣方觀點來分析,過於偏頗,要是學成這樣死腦筋,這類技術倒不如別學算了,學總體經濟分析與基本分析還比較有用。

當然像其他的KD、MACD等,個人可說是完全沒去理解過它的用途,這裡便不予置評了。

像我學長就跟我說要找時間去上技術分析的課,現在對我來說,可說是沒必要。

總而言之,有人是這麼說的,不管是哪種分析,只要能讓你賺錢就好,這點我是認同的,但是大家聊天的時候,還是別拿這個出來談,不然我實在是很想來場辯論,好好修理一下似是而非的認知。

【Stock】股市之我見-基本分析

我在張松允的書上看見這麼一句話:「常常沒做基本面研究就殺進殺出,儘管指數漲了一倍,我的財富卻沒增加。」

自這一刻起,「基本面研究」就被我當成一定非熟習不可的知識,但是自從我買了第一張股票後,才發現研究這個根本沒用,我講沒用的意思是,除非要當個像巴菲特一樣的大投資家,這種研究有助於看到更長遠的未來並押寶,可是呢,這不是我的目標,對一般人來說,也不需要過度鑽研。

基本面其實除了了解公司每個月的營收增減外,還要看現金流量啦、存貨啦、應收帳款啦,一堆拉哩拉雜的數字,但問題是什麼?問題就在於分析師們會幫你做預測,又何必要自己來?

「什麼?市場上分析師們寫的東西你也信?」

事實上,還真的很好用,我開始發覺,股市的運作是靠這類消息在動,股價真正會動,通常也只與每月營收、各季財報與市場消息有關,像上個星期分析師們曾預測華碩稅後淨利可能會出現出人意料的數字,隨後股價動個兩天,漲得便像有那麼一回事,卻又馬上受到期指與美股大跌的影響給砍了回來,直到昨天晚上正式宣佈第三季財報數字後,華碩便成了今天這種一片綠油油的盤中,一直高高在上的股票,這也代表,我們一直以為像三大法人這樣大組織,其背後應該有什麼更明確的消息來源以供事先佈局,可是我們可以看到數字出來後,不論是三大法人還是散戶都在買進,該漲的還是會漲,只是多或少而已,因此這類有關基本面的消息並不見得是假的、是騙人上車的、是騙人去承接籌碼的,只要有題材,就會有行情。

當然要是有主見一點,觀察每個月公司營收的增減情形,便可以在財報公佈日前找個時機先行下注,這樣其實也算是稍微研究了點基本面吧?

我好像把這種學問講得很膚淺。

其原因是,我想玩的遊戲只學習這種方法來玩是不足的,就算現在是長多走勢,可能明年就是多頭末端出現,個股基本面大好,一年來股價成長兩倍,我最初投十萬進去,一年後只賺十萬,這是不是有點蹧踏一年間大大小小的機會了?

在我的觀察中,除非是市場上主流題材,才有可能在行情發動時持續上衝一個月,不然多數個股都將在兩個星期以內就開始走軟,股價便於高檔震盪,要是跌不下去,代表每個人對此公司信心頗強才能維持高檔不墜,要是漲不上去,我又為何要多留著它一個月,然後忽視其他可能再將錢增值的機會?這是我投入股市後所學的第二課,「單戀一枝花」這種作法,只適合不喜承擔風險,想低檔大量逢接,靜待市場開創機會,然後再一次倒出去翻個兩倍回來的投資人,只有本金夠厚的人,好比大老闆與有錢人可能就適合這種掌握基本面動向,然後續抱的玩法。

但是呢,對我來說,股市好像沒什麼風險可言,短線進出是緊張刺激沒錯,但要是做對了,市場會讓我馬上就賺,要是做錯了,市場會讓我馬上就賠,於是,有賺就可以考慮抱久些,買了馬上虧,當然是趕緊賣掉以減少虧損,這種玩法就必須對各類消息要有點敏銳度,得觀察市場反應以及評估再漲的可能性,連下單的時候都會考慮許久而自我質疑,有時甚至就是啥都不管試了先說,像我昨天也是憑藉市場消息再加以評估現況才決定下單,結果今天這種大跌的盤,我卻還是現賺一筆喔。

於是乎,我給自己編的座右銘這時候就發揮效果啦:「要賺到機會,先有正確的態度,把事情做對了,運氣才會來。」

而我的目標是「靈活操作」,所以基本分析我雖然研究了許多,但就像總體經濟分析,有一堆並不具直接影響的參數要看,這豈不是跟唸一堆垃圾課本然後跟自己說做實驗才會做得好一般?我個人的經驗卻告訴我,事要做得好,態度才是最重要,這與懂多少東西根本無關。

2009年10月26日

【Stock】股市之我見-歐美連動

歐洲人總給我一種很排斥美帝的感覺,但口嫌體正直,做股票開盤跟著亞洲跑,盤中反而全都跟著美國跑。這是10月26日晚上的情形,當美股又不曉得發什麼神經時,連帶歐股見狀就趕緊跟著殺,所以歐股收盤前兩個小時左右是美股開盤,常可以因此看見十分明顯的訊號變化。瞧我前後抓圖才隔沒幾分鐘時間,德國佬像瘋子一樣的在尾盤拼命砍殺股票。最近德國不曉得是怎麼回事,指數的漲幅與跌幅都有放大的現象。

總之,這兩個星期來美股的走勢很奇怪,一點都不像超級財報週,就算某些公司的獲利不如預期,也不至於牽動整個大盤到完全逆轉的程度,就我的觀察,還一直以為美國股市應該是相對穩定,因為那邊不像台灣每個月有兩次期指結算,會大跌的話一定是有什麼壞消息,結果每天都來個+100、-100、+100這種莫明奇妙的大漲大跌,中間完全沒有不漲或不跌。然而話還沒講完…10月26日台股能夠開高走低殺尾盤也算了不起,不然開盤大跌則是不意外,要不是政府總是從中作梗,趨勢會更好猜,現在美股又來個大跌百點,等同兩日連續大跌的話,10月27日亞洲股市還能硬挺向上嗎?本週可是台灣的超級財報週呢。

2009年10月25日

【Stock】股市之我見-總體經濟分析

玩股票不稍微了解一下總體經濟分析是很難以置信的事,雖然它並不能幫你掌握行情,但是它通常會明講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事。

個人認為,總體經濟雖然雜,但只要掌握一個重點即可,就是「利率」。雖然我資歷淺,但還是可以從書中感受到「利率低點 = 股市起漲點」這種明確的訊號,拿上圖來說,民國93年發生過一次,民國98年,也就是今年初也發生過一次。幾個月前,跟碩士班實驗室學長們出去吃飯時,他們聊股市聊得正起勁,當時我就跟他們說「你們可是見證低點的誕生」,結果我學長說「沒人知道那是不是低點啊。」

你要我怎麼接下去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到利率所帶來的影響,利率調低時,房貸利率降低,存款利息降低,融資利息降低,企業向銀行借款要付的利息較低,這其中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

對老百姓來說,存款利息很少,當然是很不愉快的事,因此利率調低雖然對老百姓的荷包產生負作用,但大家都會因為錢放在銀行裡面也沒意義,所以會把錢拿出來消費與投資,錢就是要保持流動,如此經濟才有救。因此,有經驗的人都曉得利率降到低點對於股市有正面的影響,股市並不是因為利率而動,而是央行調低利率並且釋出大量貨幣,這些貨幣有一部份會流入股市,因此利率調低的消息鼓動人心,人心造就行情,大家聽見利率降到低點便不約而同地將錢投入股市,只要有買盤,股市就不可能持續探底,向上的機率提升,此時就算再怎麼懦弱,丟點少少的錢進去你也會發現根本就是隨便賺,虧損不了多少。我猜所有的大戶都是憑藉這樣的認知在此時承接股票,最後陸資行情讓他們在五個月前投入的每分錢都翻兩倍。

另一方面呢,利率調低時,融資利息會降低,這也是助長行情的武器,大家會更勇於融資買股票,因此利率與融資間的關係很有趣,它不但告訴你股市低點與股市行情的開始,同時也會暗示你股市高點與股市行情的結束,我對此又編了一個屬於自己想像的故事,絕對沒有足夠的考證,話可說在前頭。利率總有一天會開始向上調,也就是經濟不再壞下去,開始復甦甚至出現過熱的現象時,央行會把利率調高,促使那些比較擔心股市風險的投資人將錢抽出來投入銀行去生利息,以達成降溫的效果,先前曾說過股市行情與「貨幣」及「人心」大為相關,一旦錢被抽出來,大家沒興趣投資只想存錢就好,兩種不利因素,勢必對股市產生重創。

可是事實上,現實的狀況並不是像1+1=2那麼直接又單純。

可以從上圖看出一個現象,利率調高時,對貨幣因素十分不利,但是股市卻不歇止地繼續衝高,也就是人心因素所受到的影響不大,這是因為當時許多公司的獲利前景良好,再加上96年初iPhone概念股大為轟動,此時利率高到不行,融資餘額不減反增,這是一種狂熱的跡象,每個人都十分看好後續仍有賺頭,才會無視利息增加,並付出更高成本融資買股票,然而基本面會有轉弱的時候,先前怎麼個熱法,後來冷掉的速度便相對驚人,要是懂得細心觀察,並時時追蹤融資成長的情形與利率變化,這也許無法告訴你高點到哪,但能用來提醒自己要有心理準備。

所以我才會說,要正確的分析,就必須要洞悉「人性」,這連心理學都沒有必要去研究,純粹只是合不合邏輯而已,雖然股市被人說為毫無邏輯可言,但很多事情還是可以用邏輯來判斷。

然而利率與貨幣的關聯性我就簡略帶過了,這影響並不單純只是投資人的心理變化而已。

2009年10月24日

【Stock】股市之我見-三大法人

三大法人指的是外資、投信與自營商,是股市中擁有龐大資金、進出大手筆且容易撼動股市的大戶,同時,也很白痴。

雖然不得不說在股市還沒進入散戶狂熱的階段時,股價的推升是靠三大法人的炒作,不過他們對於「搶快」非常重視,漲要比人早點買進,跌要比人早點賣出,因為其工作性質,就是每天要挖錢回家,所以像過去四個月來幾次大跌如:世界銀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 & ECFA延後簽等,他們都先砍得比誰都快,往往重挫100~200點,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們賣錯了的機率比較大,原因就在於,這些消息是真利空還是假利空?他們並不會去想,因為同行的競爭激烈,賣慢了一點也許明天就虧更多。

然而這些有錢人的進出,在股價走勢上形成很明顯也很有趣的訊號,這也可以說說故事。拿6/24日ECFA炒上來的行情就可以明顯看出來,這天分析師說許多散戶會套在高點,不過我看卻是三大法人被套在高點,這天直上直下的行情代表,所謂的利多消息也有真利多與假利多,假利多是指,這種利多是不是足以當成買進的訊號?所以才有另一批法人在高點出現時出貨賺一筆,事實證明這個消息只帶了一天的行情。

大概從這天開始,我就將這些大戶視為取笑用的對象,看過太多次過度買進與過度賣出的情形,不摻雜任何一點的思考,結果事後都證明他們是錯的。

我論這個市場上唯一的利多與利空,只有營收與財報的好與壞才具決定性,像鴻海在9月1日吃了一根漲停,並帶動整個大盤的氣勢,所有類股隨著財報利多,最少都漲了兩個星期。

因此,出現消息面的利多與利空就跟著三大法人一起瘋的話,做錯的機率可能會比較高。

不過呢,由於他們的動作總是大搖大擺,在股市確定進入回檔格局時,如果看好一支股票的話,有可能藉由法人的進出去抓到回檔低點,好比上個星期聯發科股價重創,一共跌掉了50元左右,照這種大盤呈反彈,個股卻持續探底的情形來看,低還有更低。再加上最近美股總是大漲大跌的格局,以及星期五晚上美股又大跌100點的情形,下個星期三大法人應該會順著向下的趨勢繼續大砍。但,它不可能無止盡地下跌,總有一個時機見新低的同時,另一批法人進場撿便宜,大單買進而形成跌深反彈格局,鴻海就曾經這麼反彈過,而且反彈後連漲8元,所以只要公司的經營狀況不錯,反彈的那一天通常就是低點,當然一切要看下跌的能量累積情形,三天跌掉50元,已經是下了重手。

所以說,三大法人的進出,有時是很好用的判斷訊號,在期指結算那天,他們決定摜壓大盤指數去壓低結算時,有可能顯露出一個訊息,就是最近的行情不易作上去,只好開始賣,這通常又像巧合一般的接連因為新聞利空與國際股市大跌等悲慘氣氛相呼應,而導致期貨壓低結算後容易出現繼續下跌的情形,順著趨勢向下而成回檔格局,七月底那時發生過一次,上個星期又發生一次,星期五晚上美股湊巧大跌百點,下星期一的盤是不是會變得恐怖呢?

不過個人可不是說要每天去看他們買超哪些股票,根據他們的工作性質與操作手法來看,去跟著買有時不見得有用。

當然,市場總是捉摸不定的,任何理論都只是個理論,只有發生的事實可以證明對錯。

最近對於「訊號」有些新的應用理論在構思中,是不是真的可以演化成一個操作的準則很難說,但我總覺得成功的機率很高,只待數個月的時間來證明。

【Stock】股市之我見-高點與後市

之前為了讓我老爸知道我有多厲害,常寫股市分析給他看,我也覺得自己常常可以做出正確的分析,所以平時200點大跌對我來說,根本是不痛不癢,只要洞悉「人性」就行了。

數個月前,我惡補了一下各類相關知識,從總體經濟分析、心理分析、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等都有看,也統整了許多資料,藉此更進一步地了解「人心變化」,我覺得總體分析、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等,都將引導出「心理狀態的變化」,並以數據的方式來呈現。

因此,這些數據常被我轉化成一些有趣的故事與猜測,今天,就來說說故事後續的發展。

首先呢,一般人最怕一直漲上去的行情,因為很怕它是高點反轉的開始,但最後就這樣放著讓機會一次次的流失,等到忍不住不買不行時,他們果然又買在最高點,然後被套牢,十年二十年過去,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於是符合我常說的,25歲之後,很少人真的會繼續學習與進步。

其實套用天地自然、萬物變化的道理來看,股市也是以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的方式在運轉,雖然每個人都是不相關的個體,無形中會自然凝聚成一股能量,能量會有興盛也會有衰弱之時,就好比颱風來前會先刮風下小雨,再來大風大雨並淹水,接著颱風眼在正上方時,換得一個晴天,再來掃到颱風尾繼續下雨,最後才開始放晴,颱風是不可能在一瞬間登陸的,它也是在外海凝聚相當多的能量再帶到陸地上跟高山PK。

所以說,行情的高點應該要怎麼判斷?個人覺得,「融資餘額」與「成交金額」會是很好用的數據,而今年的「陸資行情」可說是難得的人生經歷,因為它是最棒的範本。我整理了七個月以來每一天的數據,這些資料在「台灣證券交易所」都找得到。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陸資行情所凝聚的「能量」,是不是截至目前為止都沒有再度看見相同的氣勢?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增加了400億,當時,一堆分析師都大喊市場浮額過多,可是再對照五個月後的今天,融資到了2300億了,試問「過多」的標準為何?這容待後述。五月到六月這段期間,每天成交金額都在2000億,與目前的1100億~1600億相比,這股「能量」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不同之處。這一個月中又配合著除權行情,所以還可以看得到量增價漲的現象(通常我不喜歡用這種無聊的股市術語)。

這在突如其來的崩盤還沒發生前,我們能憑藉「2000億成交量」與「大增400億融資餘額」來判斷這是一個行情高點,然後趕快賣股票嗎?當然不,哪有這麼簡單?股市沒人說得準行情,這只是用來培養一個感覺而已,不要使自己落得跟別人一樣太過樂觀。這也是我一直在告訴自己的,如果在我的認知中,對行情產生疑慮時,我就應該要出場,所以這種時候要怎麼操作,完全是看個人原則。怎麼說呢?得再來看這張圖。

「技術分析」的原理,就是以古鑑今,不過,我個人並不喜歡用它,我採用原理,但不採用技術,因此,過去幾年的兩波行情中,可以看出一些相同的現象。在民國93年時,每日成交量曾達3000億,融資餘額3200億。在民國96年時,每日成交量曾達4000億,融資餘額3600億。這就是為何我質疑眾多分析師講「融資浮額過多」的原因,因為歷年來很少低於2000億不是?今年會是例外嗎?變成2000億就過高嗎?好像不見得,結果呢?現在可是2300億,還有誰在喊浮額過多的?

然而成交量的數據不一定對,我也忘了自己在哪看到的,總之,相比下,曉得我說的「原則」是什麼意思嗎?

因為在股市中有各式各樣的人,每天殺進殺出的交易員,大筆金額在低點投入算準高點賣出的有錢人,以及沒什麼錢沒時間看盤的散戶。對於有錢的大爺來說,他們不像操作員那樣殺進殺出,他們信奉一句市場真言:「行情總會被製造出來」,所以這些人的確懂得金融市場的本質,一路上怎麼大漲大跌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時機」,好比「陸資行情」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時機,每個手上有股票的人把股票捏得緊緊,看準人心,造就像「鴻海」這種大家超想買卻買不得,因而連拉三根漲停的股票,當大戶在59元收購鴻海的股票時,陸資行情讓他們以120元的價格大量脫手,投資100萬就賺100萬,投入500萬就賺500萬。500萬也只不過在59元時買了85張的股票而已,可以猜到有多少大爺以數百張為計來收購,在吊足所有人胃口達三天後,一口氣全部送給每個想買的人,包括大筆收購的三大法人,陸資行情的第四天,鴻海當日成交量10萬張,最後都在買盤消化不了的量下,馬上向下反轉。這,就是有錢人聰明的地方。

所以說,在當時,你也可以從這些數據判斷後市仍有高點,所以就不管那1000點的崩盤繼續抱,時至今日可以證明,大盤的確還在推新高。

因此,我也是從這些數據來猜測,股市行情還不會結束,融資餘額與成交金額提供我判斷的準則,使得我認定市場行情還看不出有過度狂熱的跡象,就算回檔也不會跌深,畢竟這只是個想法,對後市要有一個看法在心中,才不會亂了分寸。

總之,目前也印證了另一點「大家不敢買股票」,每天看著新高出現,有不少人心裡還掛記著93年高點到6800就反轉,然後在七月時不斷唱衰台股即將轉空,結果呢?他們是我討厭「技術分析」的原因之一,判斷事情不夠客觀,股市是由兩大因素在推動:「貨幣」與「人心」,他們卻只看歷史數字。

套句張松允講的,「只要人家想讓它漲,它就會漲」,股市的行情並不是看數值高低,而是看這段期間內人心發生什麼變化,每天還在1100億的成交量來看,可能代表著一件事,那就是大家被陸資行情嚇死了,短期內根本不敢再進來受傷一次,再加上金融風暴所留下的陰影,很多人會把錢抓得很緊,不若民國93/96年兩段行情,當時經濟狀況不錯,大家口袋有錢就會想買股票,所以才能造成3000/4000億的成交金額,現在潛在買盤可能還很多,所以許多有經驗的老手也許心裡早在打量著台股上8000/9000的機會很高。

因為,能量的累積不夠,是不可能「物極必反」的。

當然我講的不一定對,這些只是我常在腦子裡打轉的想法,「對/錯」哪個比率偏高?我覺得我講對的機率比較高,因為四個月前,我在6月18日進場,當時剛好是崩盤低點,現在又是後市新高,我雖然在三個星期前賣早了,但,不就是看對行情了才敢進場並續抱嗎?

於是,對後市的看法很重要,不然每一段的回檔都可以讓我抱不住而殺在低點,我在八月時看見自己手上的股票原本賺16000,最後跌掉12000,本來已經達到「停損點為回檔10%」的標準,結果我在低點出現的當天早上9點半看見大單買盤進場,隨即從103反彈到105元,而且我也認定八月底第二季財報會見真章,就是這樣熬過去才讓我第一筆交易賺進30%利潤,花了四個月的學習時間,一切的痛苦都很值得。

2009年10月23日

【iPhone】每一天

iPhone雖然有很多遊戲,但事實上我很少玩遊戲,很常買遊戲,大多數的時間,我都在使用以下這些軟體:
Fizz Weather

看天氣預報的工具,在台北似乎有個不用看天氣預報的方法,就是除了陽光普照的日子外,每天帶把傘就好了。BargainBin

這是個幫我追蹤特價軟體的好幫手,除了以訊息通知我鎖定目標價位是否符合外,早上睡醒便馬上打開來看昨晚有哪些軟體特價了,頗有挖寶的趣味。myExpenses

記流水帳,由於我只有兩個帳戶,所以就混在一起記了,不過常東漏西漏,金額一定不完全與帳戶中的總和相同。BookReader

最近花了點時間製作電子書,目前放入了達文西密碼、天使與魔鬼、哈利波特1-6以及基督山恩仇記,現在還在重溫達文西密碼的細節。Twitterrific premium

一般人用Twitter來話唬爛,我則是當某些消息的來源,偶爾看看,也不是真的很愛玩。Mobile Fotos

我加入了「Brushes」這套iPhone繪圖軟體的Flickr群組,每天會固定上去欣賞別人的畫作順便下載。Byline

訂閱RSS用的軟體,介面雖然是素了點(與Newsstand相較),但因為縮圖比較沒問題,所以我還是用它。(事實上Newsstand只有在讀取我自己的部落格時才會縮圖不成)至尊股票機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有什麼事比這更重要?最近又到了進場的抉擇時刻,有好多的策略在腦中轉,搞得我工作時總是心情浮燥,拿不定主意。TV Forecast

隨時注意影集最新集數的播出時間,這星期沒有Fringe與Supernatural可以看,好悶。2Do

提醒自己還有啥該做的事,我的鞋子早就有開口笑的問題,下雨天會吃很多水,卻又懶得買鞋,因為鞋子對我來說很不重要啊。
BeejiveIM

偶爾收收離線訊息,對我來說幾乎不可能在iPhone上掛MSN,因為我連電腦的也沒在用。
iPod

音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我還特地買了一付7000元的耳道式耳機來聽純音樂,猜怎麼著?用來擋掉捷運上聊天女孩子的吵嘈聲最方便了。Mail

完全就是在看帳單與急事聯絡,以上是幾乎廢棄不用的大學信箱。
App Store

新功能Genius可以從自己安裝的軟體去比對分析,找出可能是我會有興趣購買的軟體,方便的功能,雖然只會害人多花錢,但真要找得到有興趣想買的還好,不然日子過得很悶,只能每天玩新軟體,沒事找事做。

【App】Yoritsuki

這跟水族箱一樣,是欣賞、沈靜心情用的桌面景觀軟體,它是完全平面的靜畫,畫面上偶爾會有鳥或螢火蟲在飛,聽聽蟬的鳴叫與細微水流聲,並隨著時間轉換為日景或夜景。

可以選擇要不要拉門,以及改變拉門的位置。甚至還提供多種拉門可供更換。以下為四種季節的庭院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