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Stock】股市之我見-技術分析

這項分析想必是市場上最熱門的技術,像我學長去年投入股市後就花錢去上這種技術分析的課,十分熱衷,可能到目前仍在持續上這種課。今年三月,我依舊是個白痴學生對於金融市場一無所知時,拜訪他們家後才跟我聊一些股市基本的知識,當時我看著他在解讀技術分析曲線,口中還唸唸有詞,我卻不曉得為何要盯著這種線看,只覺得很有趣,不過後來接觸的層面較廣後,我的心比較偏總體經濟分析與基本面分析,所以不太想接觸技術分析。

更甚者,等到我真正接觸股市後,已經完全不理會這門知識了。

今年7/14日的新聞擷錄:『美股已連四周跌,但台股則是周線連三紅,昨天一根大黑棒,吃掉了近一、二周上漲的幅度,台股從7,084點跌到6,100點,出現A波984點下跌,接下來再反彈至6,807點為B波反彈,昨天開始出現C波下跌,預料C波跌幅將比A波長,以此計算,指數將至少來到5,823點。』

這是某投顧董事長用「波浪理論」推算的大盤數字,我特地將之備份,總有一天可以拿出來消遣,因為當時那根大跌在我的推論中,根本只是三大法人耍白痴對於市場利空消息過度反應並錯殺股票,像世界銀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這種消息,又不可能對已經獲利良好的公司產生什麼影響,已經很差的經濟,就算下修一個預測數字,現實的狀況又能差到哪去?最終還不是要回歸公司基本面的狀況。結果5823一直沒出現過,大盤至今仍不斷墊高。

其實我常在各類的話題中強調一件事,那就是過份執著什麼事是對,什麼事是有用的的時候,通常只會鬧笑話。就好比大學教授曾說多唸書唸期刊,實驗才能做得好,那在下我,跟身邊的資優生們相比,又是怎麼活下來的?

再者股市分析師們常會用什麼「量縮價揚」這類的術語來分析市場為「買氣不足,後勢有下跌的壓力」,但一樣也都只是鬧笑話居多,量縮價揚會發生在很多種狀況下,好比去年底,空頭市場開始沈靜並浮現底部時,此時的成交金額一定很低,因為大家對股票沒興趣,但是買盤浮現後,價格開始推升,這段期間的確是量縮價揚啊,可是台股年初時可是連漲三個月耶?後市有隱憂嗎?

所以我才會說我採用原理,並不採用技術,技術分析往往被人過度鑽研後,就只接受原本的認知,便不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了,好比量縮價揚也可能代表該賣股票的人早賣了,剩下的人不願意賤售,所以捏得緊,市場元氣大傷,低迷之際,開始有想買股票的人,可是股票變得不好買,便得出更高一些的價格,於是逐步推升股價,此時量縮價揚反而不是壞事。

只要用基本的供需原則便可做出不同的解讀,因此我認為這種技術分析的盲點,在於完全只採買方觀點或完全只採賣方觀點來分析,過於偏頗,要是學成這樣死腦筋,這類技術倒不如別學算了,學總體經濟分析與基本分析還比較有用。

當然像其他的KD、MACD等,個人可說是完全沒去理解過它的用途,這裡便不予置評了。

像我學長就跟我說要找時間去上技術分析的課,現在對我來說,可說是沒必要。

總而言之,有人是這麼說的,不管是哪種分析,只要能讓你賺錢就好,這點我是認同的,但是大家聊天的時候,還是別拿這個出來談,不然我實在是很想來場辯論,好好修理一下似是而非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