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

【Stock】我也是這麼想

這個仁兄所說的,就是我的物極必反理論的中心,不過目前還是書上看來的現象所得的結論而已,從沒印證過也很難說一定正確。

由於現在很多人會說持續高檔量縮,外資與大戶等同是把自己手上的籌碼也套在這個位置,然後還說什麼網路資訊發達,散戶也學聰明,不會在9000點關卡還進場去追。

我覺得以上都是屁話就是,自己想想也知道,為何3月15日可以殺出450點這樣的幅度?不就是散戶的籌碼鬆動造成的嗎?有300億的融資退場,這些籌碼又到了誰手上?像美股大跌279點那天,其實三大法人大可以殺出200點,殺到放量,政府再怎麼護著指數,成交量也不一定能壓下來啊,那這時候要是這麼慘,手上滿是股票的大戶還不賣,豈不是笨蛋?

事實就是,散戶的想法剛好與實際情形相反,所以他們才會覺得日本核災加上台股殺這麼用力,要趕緊跟著倒,結果一倒完就不跌了,看著市場一路反彈上9000,想說機不可失,能夠少賠多少就盡量出,結果指數又不跌了?

我還真不想嘲笑不久前可成一路跌到166左右時,有人看跌成這樣趕緊出在170的某個笨蛋,當時我在部落格上就說可成一定會再測190,雖然沒把握,但現在是不是完全跟我所說的一樣?

所以說,散戶真的變聰明了嗎?有一句市場名言:「股市連漲三天,散戶不請自來」,如果有人對兩年來的幾次股市重大事件的動作有深刻印象的話,在2009年5月的陸資行情就是如此,當時市場正準備回檔,結果政策利多出現後,首日大漲300多點,印象中有一堆股票都是漲停,那數量之多真是畢生難忘,而且鴻海因此拉了三根漲停的樣子,第四天成交量一放大後,鴻海像被人出貨一樣,從120多元的價位,連跌好幾天跌到100~110之間,說來幅度不大,但跌了超過五個交易日。那段期間日成交量一口氣放大到2000億的關係,鴻海的動作像是2008年年底從金融海嘯後接在60~70價位的人,一口氣在這個位置給倒光光,才會導致不漲反跌、完全是在出貨的走勢,鴻海因為除權息行情,還在跌完一段後,再次上探將近130的樣子,可是,那一日2000億的成交量,持續一個月左右,就出現了第一段千點大跌,鴻海也因此跌到96元,也就是說,鴻海作了個很大的M頭。

這告訴我們什麼?

像股市作手回憶錄一書中有提過,懂得低檔搜刮籌碼的人,一定要靜待市場創造出貨的關鍵時間點出現,然後以不損及帳面利潤的方式向上賣,陸資行情是最佳的出貨點,當時市場成交量夠大,而且要是你在2009年3月之前有因為利率降到低點之故就進場去撿的話,那幾乎是最短時間內的最佳報酬率,買得便宜買得多,幾個月就可以翻一倍,又何必抱到9000點?鴻海過了兩年,股價等於沒漲,而且當時選股又不需要技巧,幾檔有名的買一買就好了,每檔都翻最少一倍。

因此我不得不說,不是散戶學聰明了,而是他們還沒看見大家在排隊。像我這裡有家賣水果的店生意特好,我都不曉得為何會這麼好,充其量只比一般攤位大很多,而且還有空調的樣子,不曉得價格是不是有比較便宜,可是很多人騎機車經過,都會自然而然地慢下來看看是怎麼回事,然後一堆機車排在路邊卡得路人很難行走,這家店總是因「駐足人潮」多而吸引更多人,任何的排隊儀式都是如此,很多人是跟著排,並不是真的都吃過而成為老主顧。

這樣講你就曉得什麼是人性了,排隊的連鎖效應需要時間發揮,一旦成形後就會一直串下去,串到擦鞋童都會問你買股票了沒,我敢跟你保證,在這種沒量的時候,大家看量縮,還會點頭是道地說散戶變聰明沒被騙上車,等到市場放量,又變成大戶出貨的機會時,散戶們早就沈浸在小小的帳面利潤中,又忘了自己當時多聰明,馬上又變笨蛋了。

大戶不是笨蛋,他們總是需要找機會出貨,市場總會給他們機會出貨,如果散戶都變聰明了,那大家都來股市賺錢就好,誰還要唸書考試求學歷呢?

讓我們一起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