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Stock】學無止盡

這四個字用在課業上的話,會有人說我是個知長進的學生,不過別鬧了,我怎麼可能會認真看待我的課業呢?自從碩士畢業後,除了做實驗查資料外,我就不曾再閱讀任何的書本或期刊,所以期刊就像Google一樣,是個我想解決問題時才會去查的資料庫罷了,這裡當然要講的是我目前比較有興趣的「股市短線操作」。

去年三月時,某呂姓學長向我開導過「財富自由」四個字後,我便一頭熱地栽進股市裡頭,原因無它,每個人都曉得股市向來是個好開始,本金少少就可以玩(賠?),這一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了解「基本面」指的是什麼,也研究過「總體經濟」的各項指標,「技術分析」方面,我還是從來都沒去看KD/MACD這類的線型指引,我所用的方法,仍然算是技術分析的一種,不過比較不那麼數據化,我會觀察個股與大盤的動作來判斷大勢的方向,並等待信號,抓出具備上漲氣勢的個股,接著試單,決定加碼時機,然後漲不上去就賣掉。

這不完全是由我自創的路數,從我閱讀過的股市相關書籍中,隱約體會出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訊息,似乎許多的高手都有這類相同的想法,在我親自體會一遍後,覺得有道理的就再加以整合與融匯,所以我才能在3/17日這天抓出台光電這檔股票,從我的「帳面利潤」來看,我的確做到了抓個股與加碼這兩個動作,但是我太自滿地將這個例子與去年買進昱晶相比較,總以為具備此等上漲氣勢之個股,其動能必後勁有來,結果呢,五個交易日就冷掉了,實在是大失算。

即便這五個交易日它的股價不斷向下探,我的均價還是保持在30元以下,只是看著「帳面利潤」一天比一天少,感覺很沒意思,自然是得就這樣的現象來檢討一番,檢討一下過去半年來觀察與實踐所獲得的經驗下,歸納而成的20條操作守則裡,為何會少了那麼一條守則來告訴我此時該怎麼做呢?

有時候我會怪自己本金太少,覺得找到好股票時,在加碼與挑選第二檔及第三檔股票前是左右兩難的情形,拿本次的例子來說,台光電在那五個交易日中實在是交投熱絡到令我意外,過度看好下我便覺得沒有必要買入其他股票來同時評估,因為買進就得扣一筆資金與手續費,屆時要賣掉不漲的那檔,再將資金調出來還得付手續費與稅金,一整個麻煩。

所以我的操作守則就是這點沒做到才害得另一個機會,給飛了。

因為同時期我還注意到國碩,但初期氣勢相比下略有不足,我雖然知道股價上漲過程中,第一個拉回出現後所呈現的「股票動作」,才是真正決定一檔個股的強弱之時,我卻抱著拉回後就不會漲的台光電,眼睜睜地看著國碩拉回後還能大漲三天,才曉得自己真的是明知故犯。兩檔一起買進的話,一檔可能讓我賺數萬,一檔才賺數千,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一些資金調度上難以掌握的變數,我倒是自認真的有買國碩的話,一定可以把握機會多賺一點,今天心情就不會那麼悶了。

不過說來這也只不過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罷了,在這種沒有大行情的時期裡,多的是漲一天休三天的個股,有些能跑個五天就不錯了,所以另一個課題就在於有沒有辦法在類股快速輪動下,盡可能地讓資金滾大,而不是總買到馬上出現虧損的股票?好比本週太陽能股也隨著大漲而動了起來時,我卻在那還想不透怎麼處理台光電而不做任何動作,當然現在講是事後諸葛,要是有人說我沒那麼本事足以掌握每個機會我也覺得合理,的確我當時也不太認為太陽能有什麼大漲的空間,而且股價又高,一買錯可能隔天就跌而現虧數千,我可是非常在意「老是買錯時機」這種事。

(本週的太陽能類股似乎又是另一個不靠下單來試反應,而又過度先入為主的偏見所造成的機會損失之例子?)(淚)

然而我在掙扎的還有「對不對」的問題,在明知道震盪盤的特性時,究竟該不該玩這種追漲殺跌的操作?這一個月來的觀察結果可以發現,股市大漲的當天去抓出三檔冒出頭的強勢股予以買進,其實隔天獲利的機率都偏高,一開始就有獲利,接下來要想的是加碼而不是停損,心情就差很多了,有些甚至甜一點的都有三四天行情,僅少數會有一買就虧損的情形。不過這樣做就得進出得很頻繁,因為行情太短資金有限,不能秏太長時間去想去凹去等待,爽度自然是不比那種買進就大漲兩星期或三星期的日子,心臟也要強到足以承擔快步調的輪動以及買進就賠的錯愕感,事實上只要有點紀律,不要做那種看好就大筆押注的買進動作,而是保守性的試探強勢股上漲的動力如何時,說來那一買就虧的機率是可以賭看看能否避免的,要是賺到的總比賠掉得多很多,自然就會更有下單試探的膽子了。

說來慚愧,今年一月的大行情我掌握得很差,大腦像灌了水泥般,操作策略不夠完全,也沒有從震盪時期的保守轉成大漲時期應要有的積極,那時怎麼賺都很容易,該賺的沒賺到,還在大跌千點那段賠了二萬元,現在才誇口要掌握震盪盤的操作法其實是本末倒置,可是行情不可能時時有,以前也曾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數年大盤整,不過還是有人能憑自己的本事來回操作而賺到錢甚至翻倍,這點讓我覺得有研究研究的必要。

總之股市就是這個樣子,我以為自己學習的速度夠快,將來不會再犯相同的錯,以及更懂得掌握時機等,卻總是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讓我知道還要學的可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