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噓這軟體再怎麼好用,好像不如親自演示一番要來得快,而我也了解人們吸收新知的速度已經比不上軟體推陳出新的速度,因為不熟悉而不想用或不敢用,但是老師有教你活到老學到老,你真的有在聽嗎?
當然有的軟體設計比較人性化,有的設計比較差,可是沒真正親自體會過各個軟體使用後的感覺,又怎麼能夠理解好用的地方在哪?第一腳總是要跨得出去,才是進步的開始。

Windows發展到XP時,從沒有真正為使用者發展一些更人性化的操作法,就像現在廣告會主打的Vista視窗排排站功能,其實早在Mac上Exposé就提供了,姑且不論它是不是抄來的,就是因為我們體會不到「軟體愈來愈好用」這樣的感覺,思緒也停留在「這樣用也沒差」的狀態。
好比音樂檔案的管理,永遠都是編列一堆的資料夾,管理的方式不外乎只有歌手的名字以及專輯名稱這樣,當你很會收集或者自己轉錄這些音樂時,分門別類丟進去後,想編一個精選集出來,就得一個一個資料夾打開來,找自己想要的歌曲,再拉到播放軟體中,逐漸打造一條清單出來。
我相信大概還有人在這樣搭配著Winamp或者Windows Media Player使用,就別說以前電腦玩蠻兇的我,也是只會這樣管理而已。
現在我之所以推崇iTunes的原因,一部份當然是與iPod之間的搭配,再來是它真的很好管理大量的檔案,隨著CD轉完檔後就懶得刪掉,以免日後又想到得拿出來重新轉檔一次,整個音樂資料庫愈來愈大是必然的趨勢,另一部份則是歸因於我那龜毛的個性,iTunes強大的管理功能不是讓我把歌曲丟進去後就沒事做了,變成有做不完的事。
那就是「管理曲目資訊」。

就像我們會把常用的文件設立不同類別的資料夾來存放,方便日後尋找是一樣的道理,其實數位音樂檔案因為有ID3標籤的功能之故,歌曲不再只是註記著曲名而已,甚至可以寫上演唱者、專輯名稱再替它附上一個美美的專輯圖示。
要使用iTunes前可別只記得Windows上慣用指令「複製→貼上」以及「打開檔案…」這些老手法而已,其實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就是資料與檔案之間的「拖拉放」。看下去之前,強烈建議裝好軟體來跟著玩看看吧。
Chapter 1:怎麼把歌曲放到iTunes中?
1.利用「檔案→匯入(輸入)」一次將整個音樂資料夾存進去。
2.用「拉(拖)」的方式將資料夾拉進去。

iTunes打開後,先找出你存放音樂的資料夾,比如可能是存在某個槽的Music資料夾底下的「一堆資料夾」,那這時候就「按住」最外層的資料夾,一口氣往iTunes「拉進去」,如果你的iTunes視窗太大,可以考慮縮小一點。
在Windows上比較上級的操作方式是先最小化,程式會縮到底層的工作列上,將資料夾按住後拉到「工作列上的iTunes程式」,程式會自動最大化,然後右鍵還是按住不放再往上拉到「資料庫」裡。

這時要拉到左邊的資料庫名稱,或者右邊的管理區域也可以,放開右鍵後就會開始匯入所有歌曲的資料了。
Chapter 2:曲目資料的管理

右邊的管理區域最上排會列出「名稱」「加入的日期」「位元率」之類的歌曲管理資料,按一下這些按鈕,便可以照字母順序或者日期順序幫你排列歌曲,對著其中一個按鈕按下滑鼠右鍵,還可以自行新增你想要看的資訊上去,「名稱」當然是一定要放的,比較建議放上「時間長度」「演出者」「加入的日期」與「專輯」這幾個按鈕,靠這些來整理就夠了。
如果從來沒有替這些音樂檔案進行ID3標籤的資訊管理時,輸入資料庫後所呈現的資料一定很貧乏,而好好的管理這些資訊也是最累人的地方,但是整理得好卻是項極大的成就感,日後要尋找歌曲也會相當方便,就像在Google上搜尋一樣,關鍵字愈多,找起來愈容易。

而這些管理欄位還可以直接輸入資訊上去,像名稱、演出者以及專輯等,只要點一下要編輯的格子,就可以Key in了,喜好程度也可以直接點幾顆星上去來標示歌曲的評分。
不過一張專輯總會有13首曲子左右,那總不可能一首一首慢慢編輯吧?要多首曲子一起編輯時需要學會一些鍵盤技巧。
1.整排選取

要整排選取時,可不若在資料夾中選取檔案,滑鼠按著圈一個範圍出來,這裡要利用「Shift」鍵,先點選你要選取的第一首歌,然後按住Shift鍵後,再去點取另一首歌便會整排選取,不論Mac還是Windows都是用這個鍵。
2.個別選取

個別選取的話,要配合的鍵在Mac上是,而Windows上是用「Ctrl」,一樣也是按住鍵後再去點選歌曲,便能達成個別選取的效果。
選取好你要編輯的歌曲後,可以放開Ctrl與Shift鍵了,然後滑鼠右鍵按下去,並選擇「簡介」。

接著編輯視窗出現:

基本上不需要每個欄位都去填,只要填幾個真正共用的像「演出者」以及「專輯」名稱即可,像「類型」也可以填一下是搖滾歌曲還是鄉村歌曲也不錯,其他的不確定作用時就不需要去填,很龜毛的話就自己想想還要填上哪些資料囉。
按下「好」之後,這些歌曲就會自動逐一標記上資訊,這些資訊也會被寫入歌曲的檔案中,將來要傳給別人時也會一併附在檔案上面,而不是只存在iTunes上的,所以不用擔心自己所下的功夫會白白浪費在只有一台電腦能顯示的問題上。
輸入一大堆資訊的好處在哪?除了你只要按「名稱」「演出者」「專輯」這幾個按鈕後馬上會自動分類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右上角的「搜尋列」。

在你輸入字的同時軟體就會自動幫你篩選最接近的結果,比如「Bon J」的字樣輸入完畢後,大多能將整個範圍縮小到只剩曲目資訊有註明「Bon Jovi」的歌曲了。

要取消搜尋結果的話,在搜尋列最右邊有個「X」的圖案可以點,按下去後便會回到原本的資料庫。
Chapter 3:如何插入專輯圖片?

在放上圖片前,先來看整個iTunes左下角的四顆按鈕的功能,由左而右是:
新增播放清單
啟用/停用亂序播放
播放一次/重複播放
圖片以及視訊檢視器


按一下最右邊的那顆箭頭按鈕,便會升上一個小型的檢視器,這個小型的視窗標題會寫「所選的項目」,而且這個按鈕是可以點的,按一下它又會變成「目前正在播放」,也就是說「目前你點到的歌曲所呈現的圖示」不見得會與你「目前正在播放的歌曲圖示」是一樣的,所以點一下標題棒就可以切換項目,供你方便檢視用。
而這個地方也是用來貼圖片的一個地方。

圖片的來源眾多,比較方便的當然是利用Google圖片來搜尋,建議解析度有300x300會比較漂亮,或者上www.amazon.com去尋找專輯圖片,但是只限西洋歌曲是必然的,或者有CD封面自行掃描也可以,同樣可以利用圖片拉進去的方式來貼圖,或者複製(拷貝)圖片後,對著這個檢視器按下右鍵然後選擇「貼上」。
當一張專輯多首曲子要同時貼圖片時怎麼辦?
就像前面編輯多項曲目資訊一樣,先把歌曲先點選好後,打開「簡介」,仔細看簡介欄中間偏右就有一個專門放插圖的地方,在Windows上可以直接右鍵貼上,而Mac中配合鍵盤按「+v」會比較方便,一樣按下好便能同時替許多曲子一次貼上圖,這些圖一樣會跟著檔案跑,而不會只存在自己電腦上的iTunes裡而已。

有時候某些歌曲貼上了複數圖片,只是只會顯示原本的圖片,要顯示新圖的話,就得到「單一歌曲」中的「簡介」裡去找「插圖」的頁籤來修正,把不要的刪除就可以顯示新的,然而這只能一首一首歌慢慢處理,所以歌曲多時要有點耐心。
在編輯「複數歌曲」的簡介時,那個插圖框貼上圖片後會把舊的洗掉全部換成新圖,就無需一首一首處理,值得好好利用。

先前努力的成果就為了最後這一刻,瞧右上角的「顯示方式」,iTunes從第七版開始提供了兩種新的顯示方式,最右邊的那項就是「CoverFlow」。

看起來是的確華麗,但是要不要下那麼多功夫就看自己了,這不是硬逼你一定得這樣費心力幫這些歌曲重新打理一番的。
影片的管理也是相同的,而影片的插圖部份會自行從某一個畫面中抓一張圖來代替,如果覺得不美觀的話也可以自己選圖來貼,而左下角的圖片檢視器同時也是影片的迷你播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