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選股

選股應該是每個散戶心中最大的難題,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沒有法人大戶與外資的財報資訊,或者沒有明牌就在股市裡賺不了錢,不過外資投信與自營商在默默吃貨的同時,也是要刻意做出讓大家注意到的行情,才能釣魚上鈎,我們能做的就是搭個便車然後記得賣就好了。

對我來說,我個人是不看財報的,財報是落後指標,雖然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延續性的變化,所以過去一季以及上個月的財報,的確有可能套用在未來三個月的財報與股價行情上,但是相信財報也不能落入執著。
好比2009年10月,太陽能的昱晶自60元左右開始狂飆,當時前一季的EPS是3元,股價相對受委屈,我在均價70元左右追了兩張,在90多元全賣出,昱晶的股價最高也只在100元就上不去了,明顯有問題。隨後,2010年時,昱晶連三季財報都是3元,股價回跌到70元,反彈至100元左右,我看到討論區有人在說,這樣的EPS表現相比這樣的股價,昱晶是一檔好股票,該撿該抱,結果,昱晶自100元高點後一路跌到今天,太執著過去的財報數據會自掘墳墓。

而我選股的方式是透過股市行為學,很多事我們不知道,但股價波動會有暗示效果,進去試單,預先想好進退策略保護自己即可。昱晶如果真的是一檔被低估的股票,股價不可能一直停在100元,會停在那裡就是有人知道我們所不曉得的事,他們在出貨不追價,我自然也該見好就收,不相信財報,只憑藉股市行為學的判斷,在這麼多年過後,看起來仍舊是十分正確的。

所以我的心思會先放在市場趨勢的觀察上面,看清楚時機適不適合我,最好的時機如同上一篇所講的,融資多殺多與績優股被清算後,在市場出量上攻時,再從奇摩股市上市成交值排行榜中,找出資金交易最為熱烈的一檔股票來買。

當多頭確立無誤,不需要在乎市場有沒有放量,資金集中的標的往往就有可能是好標的。
我曉得我撿了聯發科是很失敗的例子,但那是我在測試績優股殺出量時,進場承接風險最小的理論是否正確,我也沒料到兩個星期後市場就開始反攻。

從上面對照圖中可看出,指數出量上攻再進去挑資金集中的標的,其實多半不會錯,雖然大立光領先大盤起漲三天,等1月29日再進去撿時已經沒多少可賺,多的是時間認錯,至少可以先把錢拿回來,當然就不用說三個月後還是賺錢,撿強勢股的好處就在這裡,至少不是撿到儒鴻與聚陽。
我在健身房認識的朋友,有位專職做股票的散戶,當時他就是在2月多以190多元的價位撿了聚陽,剛好撿到不漲反跌的個股,我隨便撿一張聯發科,賺的都比他還多,帳面上啦,因為我沒賣啊。(笑)
那像5月23日那天200點的起漲長紅棒,可成也是相當醒目的標的,帶量漲停,過沒幾天發現漲不動,200點看似漲很大,這段期間卻是一直個股輪動中,主流族群是生技,電子追價力道不足,金融也是小小漲一下,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確定,我把聯發科賣掉後至今還沒進場,也是在找時機,不過聯發科今天有漲到225元的波段高點,我就少賺26000元,我反而比較後悔沒撿可成,同樣價位撿可成(210元/200.5元)的話,前波反彈帳面80000元,這波反彈帳面50000元,選錯股才真的可惜。
另外上櫃成交值排行榜也值得看,在我的印象中,每當股市要走初升段時,投信都很喜歡炒作上櫃中小型股,就會注意到生技族群在同步上漲的景象。

市場帶量上攻不見得是最重要的,凡指數在低檔時,有這種訊號出現,進去撿的勝率相當高,而多頭股市確立後,市場總是漲漲回回,也很少會出現明顯的放量,這時要看有沒有什麼特定族群或個股在大漲的,再考慮試單測水溫,不過一邊找標的,也要一邊觀察領頭羊與弱勢股的走勢,免得市場漲勢到了盡頭卻沒有警覺性,試單賠錢的機率大增。

多頭股市中,整體市場在高檔出現放量大漲的情形,那就不是追價的訊號,有可能是空單認錯回補,外加散戶盲目追價,就像2015年4月27日,在10000點左右放量到1600億,已經是減碼的訊號而不是進場的訊號。

不過這個回合我太注意上市動態,卻忘了去看上櫃動態,總之,我有很多印象還尚在整合中,有時是透過寫心得時才會回想起什麼時候該怎麼做,以及什麼時候該注意什麼現象。

記錄

平時就要做些記錄,有些個股是領頭羊,漲勢領先大盤,對於後期走勢有一定的暗示效果。

而融資多殺多之時,大家難免心裡都會怕,但是從這些記錄來看,融資多殺多完,已經有些族群與個股漲得不亦樂乎,有時候會變成未來主流也不一定,只是當時我也不見得敢出手買,我曉得市場真正的起漲點是績優股被清算完,我就花時間去等這一天到來,從2015年8月24日等到2016年1月7日。

像指數殺到7200,融資多殺多後的第一波反彈,太陽能族群剛好同時起漲,我有注意到,不過不敢追。最後昱晶漲三倍,茂迪兩倍,因為是族群炒作的關係,跟風買其實買對的機率很高。如果是同致這種一枝獨秀的,比較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行情,像超眾是逆著趨勢在漲,我就不建議追。另外生技族群,中裕與浩鼎也是2倍多至3倍漲幅。

看來下一次我可以玩得更投機一點,值得投機的時機有三個,長期來看有兩個,一個是融資多殺多結束,另一個是績優股被清算。短期來看,則是與月線背離過大時。

2016年5月27日

均線

個人覺得均線是很好用的工具,搭配價量變化,可以編成一個故事,通常能幫忙化解不少危機,或者創造買進的機會。

均線是平均持有成本,當股價急漲時,遠離了大家的成本,尤其是月線,出現獲利空間後,於現在這種無法以量滾量撐住上漲動力的市場來說,賣壓湧現回測月線是很正常的事,就算跌破月線也不奇怪,跌破月線數個交易日內,雖然這一個月買進的人都出現套牢壓力了,但是股價變便宜的同時,若這是一檔極具市場信心的個股,追價心態很強,就會很快彈上月線進而解除籌碼浮動壓力,反之,若這個市場決定不追價時,會在月線上下糾結一下,然後又一段急跌走勢出現。
每當股價與月線背離太大,是買與賣的好時機,像兩張聯發科就是憑著類似的走勢進去撿的,不過這前提是,你要知道這個市場已經融資多殺多一次,而且績優股也被清算過了,短期內再跌的機率不大,這才是進場撿股票的前提,有時甚至不會出量。

市場的動態觀察優先於個股動態分析,這點很重要,以前我曾經買過「景碩」,前次高點129元,回檔後跌到月線下,再次帶量突破月線漲到129元,看似買氣很旺,然後進去追在129元將近漲停的價位,不過卻馬上反轉跌到109元我就認賠殺出了,市場已經進入另一個短空回檔的階段,我當時不怎麼觀察市場,在那次教訓過後,並不是方法不對,而是心態不對。
這樣便曉得宏達電追價要很注意,當獲利空間放大,市場硬要出貨灌到長黑棒出現是很危險的訊號,出現長黑棒訊號的個股,往後不見得不會再漲得更高,但是做短線的話,沒在起漲時就追價,就要在追價時嚴防帶量灌壓的動作出現,買賣股票先預設進退策略,而不是明明要搶短,卻又因為賠錢欺騙自己要抱長多。宏達電這種直上直下的走勢,很考驗短線進出的執行力,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猶豫。

所以價量變化與均線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市場心理的顯現。
像我個人選股時,就不是很喜歡股本太小的個股,好比懷特與宏達電是兩檔同時期飆漲的個股,股本小的個股在上漲時很容易跳空漲停,跳空跳過頭是市場信心過強的訊號,常會釣到傻傻的散戶,只要漲停打開就會爆量,大量供應籌碼,因為與月線之間差距很多,獲利空間瞬間增加,對於幾個月前就開始吃貨的主力,此時不倒貨更待何時?爆量後幾乎不再漲,沒有反殺天天跌停算是萬幸,有些個股在漲停打開後仍會繼續向上漲,這時我們要自問,市場成交量如此低迷,有可能這樣漲上去嗎?像現在看懷特,多的是更便宜的入手時機,買在爆量點的,還在等解套呢。
同樣的,跳空下跌是市場心理恐慌過頭的訊號,所以我在入手第二張聯發科時,跳空下跌也是支持我進場的原因之一。但是跳空下跌完,後續走勢沒有辦法再漲到回補跳空缺口,那就不是恐慌,是真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問題了。聯發科有很強的低檔承接力道,但沒有很強的追價力道,如果連帶量站上月線都做不到的話,那它可能連回補缺口也做不到,這也是我為何在它站上月線就賣掉的理由。

最近很有趣,接連發生鴻海與聯發科在我買進後就停牌的事,停牌後重啟交易,都出現開高走低的情形,而且買進不久,似乎就得馬上認錯做出一個「當下比較接近正確」的決定,在股市中做決定真的不能拖,不過有一半的原因是我選在局勢甚為不明朗的階段就進來玩。
基亞就是明顯跳空缺口回補不了的例子。
看多了就不覺得跳空上漲與跳空下跌有什麼值得高興與害怕的,上圖這種不跳空,延著月線一直緩緩下跌的才叫恐怖,中間有很多次出量的走勢,又與月線背離,看似止跌的訊號,但是遠遠望向4月27日那天,市場已經在高檔出量,還會想在跌到出量時進去接嗎?市場不見得會在高檔出量,出量不漲反跌時就要尊重一下。

市場在高檔出量後,下一個承接的時機,是低檔融資餘額大減,外加出量大跌300點以上的那一天,也就是融資多殺多時。8月27日那天,因為加速下殺的關係出現超跌的走勢,反彈就又回到月線附近。
現在講都像事後諸葛,如果將鴻海後續走勢裁掉,要是你像我一樣才剛買不久,你有辦法在這時候下一個賣出的決定嗎?除了市場觀察與個股觀察之外,抗壓性與執行力也很重要,剛買不久就要賣,是很違背人性的,因為這等於馬上認錯,自己笨到追在一個相對高點,沒賺到錢。

下決定時會掙扎一兩天左右,硬著頭皮做,後來的結果都很不錯,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該買該賣不要想太多,不管如何都沒有辦法求得一個絕對的正確,只要有偏高的機率是正確,就足以過得很滋潤。

最後,有些人可能會講均線是做出來的,我個人不會去編一個摻有太多陰謀論的故事,如果你曉得主力要做一條漂亮的線騙你上車,你上車後就算沒賺到還是可以賣,股票又不是不能賣,原本有三種結局對你來說是好的,一個是上車後大賺,一個是上車後持平,一個是上車後小賠,結果卻不願意認錯,讓自己落入第四種結局,上車後大賠。同樣的,如果你真的看清主力在甩轎要甩人下車,你也是可以反向進去撿,不過往往看清一切的人都沒有因為這樣而賺到什麼錢,很奇怪。

即便外資與法人萬般拉抬皆為出貨,市場還是有給你自由買賣的權利,不要總覺得別人想害你,通常是自己害自己,要在股市中學會的第一件事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去怪別人。

仔細查了一下Google,均線理論蠻多人寫的,但要搞懂它的好用之處,還是得自己花錢進去試過。

文末附註,後來才曉得22T那條紅色的線是月線,我一直以為那是季線,由此可知我真的蠻多東西不懂,我只懂怎麼判斷與做決定。

2016年5月26日

盤感

今天要來寫關於「盤感」建立的心得。

個人認為,在股市中淘金,最重要的應該是「體會」出市場未來的走勢,其次才是財報分析,朋友的財報分析能力不錯,他往往能買到可以大賺的股票,但要曉得,整個市場都在多頭走勢中時,當然怎麼買都賺的贏面偏大,很多好股票在市場走勢偏空時,就是不會漲,真要是看好一檔股票,又能判斷這個市場還不是大空頭,然後再趁低檔時期進去撿,增加成功大賺的機率,豈不是更好?

要建立盤感,先了解指數的構成。

加權股價指數是由權值股與中小型股的股價與成交量,透過一條公式建立出來的,指數就像是一個人的外表,權值股是內臟器官,中小型股是血醣、血壓與血脂等小細節,盤感其實就是由外而內的「觀察」與「記錄」。

一個人的外表可能看起來很健康,但只要做個健檢,就會找到腫瘤或者偏高的數值,表示這個人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危機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對於我們來說,平時不應該執著在自己所買的股票股價上面,而是多花時間去看去思考指數的「運動情形」以及權值股和中小型股的「運動情形」,這裡的運動,就是講成交量與成交價的變化。

有句名言是「大盤不會馬上說真話」,好比2012~2015年的台灣股市就是如此,由於指數被台積電、大立光及一眾蘋果概念股給撐住,但底下中小型股死光光,後來經濟數值劣化一波一波傳來,接續相當驚人的3000點跌幅,經濟數據是落後指標,財報也是落後指標,當你知道經濟與公司經營狀況出問題時,多半也被慘慘套牢。不過在價量變化的過程中,在觀微知著的情形下,你曉得市場不對勁了,只是不曉得什麼時候會出事,而很多事,我們散戶是不會知道的,但是法人與大戶知道,他們不可能不著痕跡地慢慢出貨與吃貨,成交量與成交價的變化是很明顯的,尤其是他們要大開殺戒或者炒作行情,所以我們不需要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只要知道當下該怎麼做。

觀察股市時,常見的股市循環中,比較好的股票會先留著,比較差的股票會先拿出來清算,這點要先知道,可以預測空頭走勢的到來。
 
 
2015年8月24日的指數走勢,拿來跟聯發科、大立光、可成與鴻海相較,有沒有看出有趣的現象?大立光與可成的強勢,於2015年8月24日時,指數已經從10014跌到7203點時,幾乎沒有太大幅度的影響,但是對於聯發科來說,就像是一場破底再破底的災難。早期觀察,會發現比鴻海與聯發科要慘的個股更多,整個股市的內在環境已經開始向偏空的方向前進。

績優股通常是在整體市場融資多殺多之後,於底部一段指數上下震盪期間才會被清算,清算完後,開始偏多的性質變高,不相信的話可以在下一次的大跌中觀察是否有類似的跡象。

所以說,我們平時要多看強勢股與領頭羊的動態,同時也要綜觀中小型股與弱勢股的動態,為未來可能發生的事先預做準備。

另外想法與做法不見得要一致,看錯了就要做對,善設停損停利點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前一篇文章所貼的鴻海操作,在當時其實並沒有太多跡象顯示後來外資會大砍800點,大立光、可成與聯發科走軟,紡織股如儒鴻等尚未修正的個股似乎開始出現了跌破的動作,指數與台積電則撐在高點,甚至有向上再突破的感覺。
當領頭羊走軟的偏多,而我本來就是要試「當指數回檔量縮就做多」這樣的理論,才進場去買股票,局勢與我一開始的立意有相違背之感,當然是二話不說先出場,鴻海賣掉了,之後是不是會漲得更高我不曉得,我只知道手上資金不是很多,我不能任由資金扣在那裡讓它折損。原則只做一半很可惜,沒把聯發科順帶賣掉,不過我原本去接聯發科的立意就是,示範自己對於市場動態看法的能力,雖然少賺錢,至少能說服很多人,我真的蠻會看也蠻敢做,當然我並不否認,每次做決策時,我都會質疑自己是錯的,經歷愈多反而建立起更多自信。
股市並不可怕,可怕的在於無知或者過度自信,做實驗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有時局勢的發展就如我的座右銘:「要賺到機會,先有正確的態度,把事情做對了,運氣才會來」,玩投機遊戲,運氣成份一定有,像我怎麼可能料到外資要炒作千點行情,事前跑進去買一張聯發科?我純粹知道一點,當績優股如大立光與可成在1月初時被砍到出量,就有可能是空頭走勢告終了。我也不可能料到5月23日會有一波200點的大漲,我只是憑著市場融資餘額處於低檔,浮動籌碼清洗過一遍後,短期內再探底可能性大減這樣的想法,又進去撿了第二張聯發科,在當時也只有大立光與漢微科等高價股已站穩季線之上,能夠用來判斷市場偏多的走勢並不是非常的充份,就不用說蠻多人一直看壞後勢發展下探7000這樣的說法,也許所有人都看壞時,就該跟他們對做,也是很有效的判斷依據。

當然我要檢討的是,要撿還是撿強勢股,不要再撿弱勢股,強勢股反彈力道比弱勢股要強得多,強勢股不見得日後會一再強勢,反彈期是搶反彈,搶反彈要記得賣,不是多頭行情,不該續抱。

弱勢股會告訴你後面發生什麼事,強勢股也會告訴你後面發生什麼事,成交量會告訴你後面發生什麼事,成交價也會告訴你後面發生什麼事,這就是我平時建立盤感用的工具,所以我不會去看技術指標,也不會去做背口訣這樣的事。
近期價量變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宏達電,短期內飆漲,又出現一根帶量長黑,這種動作出現後是絕對要脫手不能趁回檔時去撿,當時有很多人就催眠自己VR商機無限,在這段期間內套得死去活來,每天上討論區取暖找安慰,現在宏達電開始強力反彈,會不會讓這些人賺錢我不曉得,我只曉得做多不要買在奇怪的時候,抱得十分痛苦沒意義,那必定是選錯時機點。

結論,觀察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強大的能力,以前的人可以憑觀察訂出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地球繞著太陽轉,航海可靠星象圖等的,看似毫無邏輯的事,其實存在著邏輯。

我現在只待做出更漂亮的成績,來說服更多人,這一切並不只是事後諸葛,在當下我的確是這麼想也這麼做,不過很多人就是希望別人可以帶著他們賺錢才會信,但是任何一個人,把賺錢看得比做對一件事更重要時,通常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2016年5月25日

準備轉換持股

自2016年1月開始的操作成績,有點差,聯發科一張撿在210元,一張撿在200.5元,但是到今天為止,我覺得它連帶量站上季線的氣勢都沒有,就不想再執著下去了,應該去試更有機會上漲的個股,不是說聯發科不好,只是還沒到它上漲的時機前,一直抱著也覺得悶。
其實我的盤感算不錯,像鴻海試單時我就覺得買錯了,盡早脫手,不然後面會賠更多,只是當時沒有連帶把聯發科賣掉,少賺了兩三萬,不過市場總是會再給我機會,我只要懂得掌握就好。
這是今年以來的交易明細,可以看到我並沒有其他虧損的買賣故意不提喔。本金只有40萬,非常少,我買了兩張聯發科等於是All in,有誰說All in就是風險高的嗎?如果死要賺就想進去股市撈,又沒有進退策略的話,賠錢真的只能怪自己。

2016年5月21日

十四年來的融資餘額變化

之前才整理到民國98年5月,補整理到105年5月後,才發現台灣股市的變化真的蠻驚人,在漲到近萬點時,融資餘額完全上不去,這個時期台股成交量低得很可憐,日均量才1000億。

那後面還會有一波融資多殺多,從1300億殺到900億嗎?

就看台積電、大立光與一眾高價股的表現了,指數目前是靠它們撐住的,想看到4000點?大概融資要從1300億殺到0吧?籌碼都在法人手裡,我真的蠻懷疑會跌破7000點。

要是中小型股沒那麼慘,也許台股都11000點或12000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