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

塵蟎與食物過敏症狀

整個控制公式已經快到完美的程度,在流程攻略寫出來前,先來談談症狀

通常我的塵蟎過敏食物過敏症狀,第一階段是由長痘痘引起,但這次是鼻過敏起了頭,在兩個星期內洗了三次的防蟎套,還是無法成功壓下塵蟎的接觸量,下巴開始要長痘痘了。

過敏症狀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僅供可能有類似症狀的人去比對,了解免疫系統想告訴你什麼。

我從國中開始就已經有嚴重的塵蟎食物過敏問題,一開始都是沿著嘴巴外圍長一圈的痘痘,這種痘痘的長法又跟毛孔發炎導致的痘痘不同,它是屬於皮膚深層往外長,突破微血管,導致皮下積血大面積紅腫,過三天後開始看見細小的白色膿包,一旦白色膿包愈來愈大,破裂後會伴隨排出大量血液

把它想像成火山爆發就很好理解。

若是重金屬食物過敏就更可怕了,流出的血液會偏暗紅色,有一段時間403不銹鋼鍋侵蝕,我用來煮菜煮肉就發生過。

曾經發炎過的皮膚,免疫系統似乎會避開使用同一個部位進行傳送訊號,因此才會沿著嘴巴外圍長一圈,過敏原若不加以控制,持續接觸,免疫系統就會開始用鼻子額頭來警告。

可能只有碩士班以前看過我的臉的人,才曉得之前多嚴重,博士班期間發作得更頻繁,那時為了快點把實驗做完,在早餐店買起司三明治與奶茶當午餐,結果我剛好就是奶蛋類起司嚴重食物過敏,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戴著口罩不敢讓人看見。

說來我的皮膚復原力還算強,沒有留太大的疤與色斑,所以像現在控制得很好時,每個人都看我像正常人,只有很少人才會曉得我以前並不正常。

總之,我的習慣是遇到問題便要想怎麼解決問題,自我放棄、得過且過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