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現象雖然沒有邏輯可言,卻處處都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可歸納出一些通用大部份情形的準則。
好比一支會飆的個股,在市場貪婪心態的驅使下,很少會出現連續性數天的拉回,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會衡量這檔是否真的具有炒作獲利的可能性,要是它遠比我們所想的要有價值,就會反應在股價表現上,一旦下跌就會有人逢低承接,隔天搶進並持續上漲。
現在蘋果就算基本面再好,也無法否認4月29日的大漲不具再帶一波上攻氣勢的力道,還因4月30日的高盛事件順勢下滑。現在講下星期五個交易日會發生什麼事可能不準,但要是我手中有AAPL這檔個股,而且是我做短線的,必須接受事實盡早賣出,避免帳面利潤損失的風險,就算一切都是那麼地不確定,怕賣光卻眼見它再漲上去沒賺到,至少減碼的動作是一定要執行的,可以留一點來凹看看無所謂。

上週一因為高盛事件影響,台股全面大跌,晶豪科被打入跌停不見反彈的力道,隔天平盤,星期三反彈至漲停,星期四無力再攻又是一根長黑,然後整個趨勢就一路向下。前幾天再次出現反彈,結果星期五又遇到變盤而跌回去,要是上個星期沒賣,本週一付死魚樣用了五個交易日來確認,真的值得嗎?帳面利潤損失可多的了。
下個星期還會再跌嗎?只能說看情形,應該不至於跌回60元以下的價位,可能維持某價位的盤整。我個人是不太認為短期間內從大漲跌回去變沒漲過的事會發生,這不是大空頭市場,比如太陽能昱晶去年11月的起漲點是60元附近,今年回跌至70元開始反彈,數個月才有可能將先前漲的幾乎都跌掉。
所以說,股市真的是很有趣,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些大跌的日子可能是摩台指結算的影響、可能是政治性利空的影響,應該短暫可忽略,但事實上根本的原因是市場參與者的心態很多都已經變了,心態會反映上漲的動力,心態也反映向下的趨勢。就好比基本情勢與利多消息會助漲股價,而利空消息即便與此檔個股無關,也會改變持有者的心態轉向賣出。
不過其中最大的難處就是它很不明顯,若不細心或太猶豫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還有部份原因是缺乏經驗。
強勢股的逆勢上漲代表市場行情並不會因這天的大跌而結束,可以看到後來台股的確帶出了另一波大行情,才會說「指標股的領漲與領跌,往往暗示行情轉強或轉弱。」
要是個股在拉回發生的第一天沒跌太多,但也沒有大反彈,那再漲機率多過於不漲,可是也不見得會飆,可能是大漲小跌式的墊上去,不過還是有不漲的機率,而且不漲之後就容易接著下跌。
要是個股在拉回發生的第一天跌成一路向下的長黑,不妨捫心自問,如果這檔起漲那幾天內真的這麼具氣勢、這麼有價值的話,為何大幅拉回股價正便宜時,沒有人進來大量搶進?第一天拉回就跌成這樣,是不是該跟著人家一路向下賣呢?
同樣的,個股起漲的那幾天頗有氣勢,在拉回發生的第一天後,出現連續兩天至三天的下跌,雖然都跌不多,但的確天天跌一點,並接著一根反彈,我也會選擇在反彈那天減碼。事實上,連續兩天的拉回就應該要減碼了,等反彈未免太冒險。

我4月2日買了晶豪科,同時也有買燦坤來評估,但是它馬上就走弱,為了調度資金我就小賠數百元賣掉,最後它還是漲漲停停地墊上去。我賣掉它並不覺得後悔,反而覺得很高興,因為我的評估是正確,我的操作也是正確,我的帳面利潤並沒有因為賣掉燦坤而變少,而且我在這許多人覺得不好賺的一個月中,根據自己的理論同時抓到燦坤與晶豪科兩檔堪稱有大行情的個股。對於一個接觸股市不過十個月的人來說,我在每一段行情中都有相當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