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這兩個人都曾經是殺進殺出的作手,最後都將急躁的心態壓抑下來,改變手段去賺取大波動利潤。同時書中也都以描寫當時情勢的變化與判斷市場的發展方向為主,光憑盤勢就足以解讀股票的行為,相較現代人要嘛不是過份強調「基本分析」,不然就是過度鑽研「技術分析」,其推廣的概念都推翻了當下的主流方法。並倡導「順勢而為,不與大盤對作」、「作錯就認輸出場」的觀念,再以市場心理學輔助分析,整本書的重點之處都是那麼得符合邏輯,對於十分強調邏輯的我來說,讀起來有夠對味。
不過傑西李佛摩也是個獨來獨往的老將,曾經被舌燦蓮花的朋友說服過而喪失平時的判斷能力並陷入破產的危機,這點更加深我對於這遊戲非得一個人自己玩不可的信念了,反正我對任何人本來就不曾寄予「信任」。
最後傑西李佛摩在戰場得意但顧不了淫亂的太太,1940年重度憂鬱下於飯店舉槍自盡,傳奇人物的一生居然以這樣的方式收場,不勝唏噓。

而我當然是看見好書一定要收藏的啊,在這三個月之間,曾經在網站或部落格中看見別人推薦的書單後,都會試圖一本一本買進,但翻閱過後,逐漸篩選出真正適合我本性的操作方法,而最近我也開始感受到書中論點是確實無誤的,雖然有人會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唸唸書是一回事,操作起來可不同,但對我來說,我反而覺得唸對了書還要懂得怎麼運用,腦袋無料只是浪費光陰去犯一些前人警告過不該犯下的錯,同時也不能確定自己的心理建設是否做好了,也不能確定走的方向是否對了,等到三、五年後再來回顧過去幾年,這時人通常也意識不到自己的選擇有問題了。
就像我常說,過了25歲之後,多數人會變得固執慵懶不知進取與改變,真正懂得不斷學習與修正心態之人是少之又少,然而等到下一個十年之後再來驗收成果,彼此的成就將是天差地別而難以望其項背了吧?(我不是說我一定會強到那種境界,只是我比誰都對自己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