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8日

【Book】投資者的修練

本書剛買來時,那封面真是俗到一個不想去翻,真正開始看這本書時,才覺得內容其實還蠻有營養。

最有幫助的部份,莫過於作者將幾位投資大師的生平與想法做了簡短的介紹,從中了解每位投資者的態度,進而找出一些有用的資訊,不過呢,台灣股市似乎與美國股市的情形不相同,因此…

巴菲特說「我喜歡長期持有股票」這樣的話時,其實照單全收是很危險的事。

彼得林區也說過:「不管大盤多空,只要定期定額的投資,必然收獲豐厚」,這道理在於別把錢存著發霉。

是川銀藏則說:「投資股票必須在自有資金的範圍內進行」,亦即是「不要融資融券」,但這位日本股市之神,是言行不一的,他63歲時,借了三百萬元投入股市。

於是讀這類書相當有益,每個人的觀點都會有彼此對立與矛盾的地方在,藉此可以找出比較適合自己的方向,這一點跟閱讀「富爸爸.窮爸爸」時的感覺是相同的,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才能帶領自己走出不一樣的人生。幾位大師中,我比較欣賞里昂李維的觀點,他對於投資、經濟學、心理學、歷史、藝術與考古學均有涉獵,於是他看股票市場,能解讀出「股市是由各種心理、情緒和經濟因素同時驅動」的訊息;又懂得從細微零散的證據著手,藉以重建、了解昔日所發生的狀況與問題;並且強調投資必須有整理力、理解力與創造力等,要想盡辦法將各種片斷資訊與跡象拼湊起來,還原出事情的真相與全貌。

所以他分析市場的方法,就是仔細觀察「人群往哪裡移動」。對於「羊群心理」的認知,也是我在讀張松允「從20萬到10億」時很有收獲的內容之一。接下來這樣講好像很屁,不過我前兩個月還真的是收集各種經濟指標的數據,將之重新整理成這樣的對照圖表,因為書上太多直接的訊息,好比「利率會影響股市」,但影響的程度又如何?所以我收集這些資訊,從中了解過去幾年間總體經濟與大盤指數可能的關係,然後建立起自己的想法,以面對每個月公佈的經濟指標。

然而我還是圖表整理完才開始看這本書,對照里昂李維的觀點,直接證明了我的作法是有其意義的。

雖然有人這麼說「股市跑在經濟的前面」,於是經濟指標總比股市行情要來得晚才會知道,但是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曾說的,股市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就像主人溜狗,狗總是會在主人面前跑來跑去,一下跑得很遠但終究會跑回主人身邊,股市行情或許會瘋狂到一個極點,最後還是會反映出經濟面的現實狀況。

在上圖中可以看到,中央銀行自從93年開始每三個月調漲一次利率,其原因我不敢有個絕對的結論,通常跟通貨膨脹有關,也許是那幾年原油價格逐漸調漲的關係。但從中可以看出,96年10月時,指數又接近萬點行情,而利率連調了三年,為何沒有對行情造成影響?

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給了很簡單的解釋,因為「貨幣」與「人心」會決定行情,利率調高會影響貨幣因素,大家會想把錢從股市中抽出來放定存,卻還不見得一定會影響到「人心」,當時也許是iPhone概念股當紅,所以「人心」狂熱下無視經濟因素瘋狂追漲。

然而張松允在「從20萬到10億」中是這麼說的:「行情總是在悲觀中開始,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毀滅」,馬上得以印證,股市行情最後還是跟上了經濟因素,再加上金融風暴,可說是兵敗如山倒。

整體趨勢並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就像大盤落底會沈靜一個月以上,行情過熱時,無法再創新高的局面時,也會震盪個一個月以上,但很多人並沒有用心去看見這些徵兆。有趣的是,往往股市行情正冷時,大家都沒興趣而沒有提前佈局,不然能賺到爽的人應該很多,等到漲多了才跳進來,便又是動盪的開始。股市行情正熱時,都會發生某些大事而予以當頭棒喝,然後在恐慌下一直追殺。

總之,「投資者的修練」、「從20萬到10億」及「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可說是這三個月來讓我學到最多東西的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