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

【Presentation】Steve Jobs

雖然iPhone已經從一張一張的圖片中,實體化的出現在我的掌握之中,但我還是反覆的看著去年
Macworld San Francisco 2007 Keynote Address,看著Steve Jobs如何玩把戲,如何套牢觀眾的情緒,如何要他們為你鼓掌叫好。

剛翻到這篇舊文,裡面列舉了一些Steve Jobs的演講技巧,很有趣的是,Steve Jobs並非天生的演講者,他也是有老師傳授技巧的。

我來替這幾點做個說明:
【第一】針對聽眾的利益(Sell the Benefit)

最常見的,就是直接切入所有消費者比較關心的議題,容量、價格與電力等,好比160GB的iPod,可以讓你放40,000首歌曲,只賣$349這句話,我們只想知道花錢可以買到什麼東西,誰在乎裡面應用的技術規格是什麼?

像iPhone的Multi-Touch剛在台上發表時,Steve Jobs就以很簡單的一句話"It works like magic."帶過任何無聊的技術性宣言,然後列舉三項要點:不需要觸控筆(Stylus),忽視任何誤觸,使用兩隻手指可進行的操作等,最後還神來一筆:「我們可是有專利的。」
(Boy, we have patented!)

當然沒有比親自示範更能讓人目炫神迷的了。

【第二】不斷的練習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Some More)

縱使是Steve Jobs,也常花上四個小時的時間把投影片與動畫的展現方式好好的複習一遍,我們看他背對著螢幕做演講卻還能掌控到每一張投影片的帶入時機與對白,不單純只是記牢,在台下其實還有一個面對他的小螢幕,讓他在台上演講時確認按下控制鈕時,投影片有確實的切換,說不定還可以看見下一張投影片的圖是啥,好幫助他做出完美無瑕的演出。

所以有時會看到他的眼睛不斷的往台下瞄,就曉得一場漂亮的演講,不過就是將所有的狀況掌握好而已。【第三】幻燈片視覺化(Keep It Visual)

這一點無需多提,影片點出來看就曉得真義。

簡報太多字在畫面上是絕對失敗,一張頁面滿滿的拼貼圖是超級失敗,視覺化的目的有幾點:第一、讓聽者眼睛有可以聚焦的地方;第二、做得漂亮可以提振聽眾的精神;第三、讓他們專心的聽你想用圖表達什麼故事,甚至有先入為主的幻想空間。

在這場iPhone發表會上,Steve Jobs引用了一句Alan Kay所說的話:「很在乎自己創造出來的軟體時,應該自行架構可匹配的硬體」,所以說,當你在乎這場演出時,你應該把每張投影片的圖重畫一遍,因為只有重畫的過程中,你才會理解什麼是需要講什麼是不需要的,原本不需要交待的東西也不會出現在畫面上,再來則是自己重畫很辛苦,自然也會想說怎麼設計才不會畫得累死又講到累死。像這張圖就是我開始使用Keynote這套軟體後的最得意代表作,不論是Google圖片還是期刊上的圖都很醜,配合我本身的美術基礎與色彩搭配的訓練,再加上善用工具的技巧,我將各種簡單的橢圓圖與不規則形狀圖加以調整顏色,並以紙雕多重堆疊的概念去畫它。
表面上成果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我將所有的元件圈選起來後,就可以看出我到底用了多少小圖去拼湊出這樣的大圖。

【第四】灌注熱情
(Exude Passion, Energy, and Enthusiasm)

像上面Steve Jobs所說的那句話:It works like magic.,便是最佳的證明了,看似自High的一句話,但其實是對自己產品的信心,反射之後說出來的話,不會讓自己很心虛,自然也會讓聽眾認同你。

【第五】預留讓聽眾驚喜的伏筆
(And One More Thing...)

這已經是相當經典的一招了,不過學術演講似乎不好發揮,但還是有使用的時機,好比我可能做了很多的化合物,動物實驗結果出來後有特別好的數據,這時就可以假裝在前半的報告中故意只講合成的概念與過程後,便丟一句話出來「目前的工作進度大概就是這樣個子」,一副好像已經講完的模樣,接者秀出「One More Thing...」這張投影片,下一張馬上就是屁做出來的動物實驗成果如何,當它真的是個很具突破性的成果時,相信自己也會講得很有信心,但要講的內容必須只限一張投影片,講得太多就沒有驚鴻一瞥的效果,還不如留個幾手,讓別人有發問的空間,如果這張One More Thing的內容夠份量時,相信會讓底下的人有很濃厚的發問興緻,這樣一場簡報在高潮下結束也是相當成功了。這段去年初的iPhone發表會演講,現在iTunes Store還可以下載,所有的學術演講都可以不聽,管他是不是諾貝爾獎得主,但只有這部影片不可以不看,也許將來會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