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滑鼠滾輪除了捲動頁面的功能外,其實也是一顆按鈕,那在Windows上是屬於頁面的快速下拉,在Mac上這時只要將Exposé的功能設在滑鼠中間鍵上,按下此鍵就可以先將所有程式以較小的視窗逐一排開,即使再多程式在桌面上跑,都可以直接透過「長相」來尋找你要的那個程式,而不會只是透過「標題」,點取你所要找的程式後,所有的視窗便又會回復成原本的大小,其他非所選視窗則會疊在底下,當然其實Mac的視窗像Windows一樣也有縮小化的功能,但是自從有了Exposé與「螢幕熱點」後,縮小化就變得非常少用了。

螢幕熱點則是善用了桌面的四個角落,其實是滑鼠最少移動到的區域,比如說滑鼠按鍵畢竟數量有限,那Exposé也只能用來尋找程式視窗,如果下載了許多的檔案都是在桌面上,照理說其他程式的頁面會覆蓋住這些檔案,因此要一一的縮小化後把桌面清出來才能點選,這時在螢幕熱點設定「桌面」的功能,也就是當你設定螢幕右上角為此功能時,只要滑鼠游標移動到右上角落,便會把所有的程式趕出桌面外,讓你可以點選桌面上的檔案,當你點完後,其他原本被趕出去的視窗,就會自動疊到你最新開啟的檔案底下,所以說Exposé與螢幕熱點真的是讓Mac使用者幸福到極點了,我也是為了這些功能才決定投入Mac圈。
當然使用alt + tab鈕可以照順序切換視窗的功能Mac上一樣也有,不過滑鼠上有三個鍵,桌面上有四個角落,等於你其實有七個鍵可以使用,稍微做個設定,平時就不太需要動左手來按快捷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