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才想到這裡的結構剛好跟上一個10年完全一樣,2015年剛好是7年循環發生,外銷訂單連16黑,2022年又是另一個7年循環發生,外銷訂單也是超過16黑,這2個時期都打了3重底,可見7年循環的慣例就是會打底,然後2018年中美貿易戰,台股也是一口氣狂拉到50週線之上,有個定律我很久沒用了,大崩盤反彈時如果可以觸到200日年線,空頭就算結束了,連50週線250日線都可以碰到,那就更不用說,不過2019年有轉單效應,這次可能沒有,只是2019年我也看不出來什麼股票有轉單效應,因為那時在漲的是家登之類的台積電概念股,其實跟現在只漲AI是一樣,反正指數有創新高都是漲台積電,因此就像我昨天用長榮舉例,這裡會上沖下洗好幾年,它用以盤代跌的方式來化解,50週線與100週線收斂完畢,100週線與200週線就難收斂,必須再來一次下殺,所以要注意是不是照慣例8月9月10月震盪,11月又拉出電子主升段,因為現在初升段就已經4000點,年底主升段最少也4000點,然後如我所說,最快明年4月100週線就要檢視是不是會下彎,當然總體經濟有很多環境與2019年不同,當時美國才剛開始升息,就馬上碰到疫情變成無限量化寬鬆,現在美國已經升息好幾年,大概也不會無限量化寬鬆,反而有更嚴重的通膨,總之,很明顯可以看到,在均線多頭排列且發散時,在200週線的支撐下,允許大盤做頭至少3年,而且還會再下殺一次17300的機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