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發現成交量可以當作一個飆股的好用判斷指標。
通常一檔股票在大漲時都會滾量,有時滾量是一波比一波大,有時滾量是這一波高點的量是過去幾天最大,然後就會進入整理,量最大的那天,我可以說是出貨量,也可以說是進貨量,完全要看會不會跌破這一天K棒的低點。
我們就要看橫向盤整時,市場會不會讓最大量的這一天跌破,因為一檔漲多的個股,照理說套利壓力會很大,更不用說以往的套牢壓力,要殺可以殺得很用力,但要是殺不破最大量這天的低點,養套殺3階段就不成立,也就是有人想要繼續推升它的股價,只要大盤是在多頭,只要個股還在月線之上,就有可能逢十日線月線支撐再噴出。
大飆股橫盤的時間不短,短線漲多都要將近2個月整理,待月線季線收斂完成才有再噴出的機會,通常會盤到你當作沒看到,因為你看到就會覺得漲這麼多,再盤下去是不是要崩了,往往就錯過機會。
像聯發科先前在大漲時,我常看一根量爆得太大,總覺得有問題就當作沒看到,結果橫盤整理一下又噴一段上去,而且明明均線的排列就很亂,比如半年線是下彎的,站上半年線時,應該要有下拉的力道,但並沒有,有時就是偏見壞了一個機會。
這個方法的使用時機很嚴苛,像嘉聯益我最近就注意到滾量的現象,但是它屬於落後補漲股,去年10月還有不少人套在43元,現在大盤並不是強攻階段,嘉聯益11月18日的大量高點沒跌破,想透過十日線支撐硬攻,結果就變成被倒貨,十日線強攻失效的話,可能就要再橫盤等月線支撐上來收斂,最少10個交易日,還要判定大量高點不會跌破才行,通常大量高點的判定不一定只看一根,前後2天貼在一起的大量紅棒都算,以嘉聯益來說,要是它跌破35.1,就有可能會出問題。
今年的大飆股合一是不是也符合這個現象?連續跳空通常會在高檔暴量,暴量可以是進貨也可以是出貨,就算小小跌破1~2天就反拉上來解套也沒問題,往往機會就只是一念之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