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次的千點行情觀察中,我必須要修正一下自己的想法,首先我對大盤的走勢判斷受到成交量的影響,但以前我是不看成交量的,因為我記得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這本書中曾說過,股市的初升段會有價量背離、但仍然會漲的情形,也就是說,並非一定「有量才有價」。
無量上漲的原因,來自於籌碼的換手完成,我們可以看到2月11日過完年後的開盤,融資降到1178億的十年低點水位,變成法人盤的關係,大盤就很好拉,因此大盤要以「價過高、缺口、均線支撐」為判斷依據。
再來我本來已判定這不是大空頭市場,這是多頭股市的修正,因為月季線的間隔才680點就展開反彈了。在修正過程中,必然還有均線多頭排列的股票,應該跟著這個做,但是我發現有更多空頭排列的股票,反而大漲的頻率還不少,可以說是天天都有。
因此根據我對於月線的認知就很清楚之下,我推論不論是多方格局還是空方格局的股票,只要五日線十日線月線可以形成短多排列,這檔股票就有機會要漲了。
對於空方格局的股票來說,除了五日線十日線月線呈現短多排列之外,還必須要帶量上攻,因為它們時常會面臨季線、半年線以及年線下彎的壓力。
個股的狀況跟大盤不同,大盤有上漲行情時可以無量,但個股若是沒量,它就跟不上大盤的行情,沒人對它有興趣,時常會有賺指數賠價差的問題,也就是沒人幫你抬轎,反而甩轎就累了,這會影響到短線價差操作者的報酬率,因此要對個股的成交量是否放大特別敏感才行,這樣就可以跟我以前強調成交值排行榜的理想相符合,成交值大總是比成交量大更貼近市場行情,因為這牽涉到資金的流向。
個股的狀況跟大盤不同,大盤有上漲行情時可以無量,但個股若是沒量,它就跟不上大盤的行情,沒人對它有興趣,時常會有賺指數賠價差的問題,也就是沒人幫你抬轎,反而甩轎就累了,這會影響到短線價差操作者的報酬率,因此要對個股的成交量是否放大特別敏感才行,這樣就可以跟我以前強調成交值排行榜的理想相符合,成交值大總是比成交量大更貼近市場行情,因為這牽涉到資金的流向。
對於多方格局的股票來說,可能面臨是N年前的套牢區又缺量補上攻力道,對於空方格局的股票來說,就是季線半年線年線下彎反壓又缺量補攻。
第5點就是月線,月線一直佔有股價走勢中相當的重要性,在多頭股市的修正格局之下,大盤上沖下洗的幅度不小,要很小心原本有賺錢的股票跌破月線,可能時常會一路滑下去就變成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