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9日

不要搞雜了

知識是很強大的力量,在這年代可以憑藉知識的爆發力來達成階級穿越,但是在股市中最怕「懂太多」,好比上圖2016年7月4日時,一位網友發表的看法中,引用了巴菲特指數,又引用了恐慌指數,結果卻看錯趨勢,我卻看了,這張圖我覺得未來10年都可以重覆拿出來消遣。

究竟我是怎麼用最少的知識幫助自己看市場?

首先最少的知識,也是從最多的知識中剔除不必要,經濟學教授不是股神
我在2009年開始研究股市時,先唸了投資學,整理出這10張圖,我想知道其中的關聯性,卻看不出什麼絕對的相關,當我開始操作時,隨著股市的了解程度愈深入,便愈能了解真正告訴我們市場真相的,是「加權股價指數」,除了指數以外,所有的數據都是輔助推進預測正確的機率,不能把信心推向極限,否則就像「大賣空」這部電影一樣,看空房市,卻太早放空,忽視景氣正熱與多頭市場頑強的抗性,被軋得死去活來,要是撐不下去,先知就成了先烈
一般人對於股市的看法,不外乎是很難理解,沒有邏輯,不然就是每天可以交易,每天都可以進場買。

但事實上,股市比你想像中的有邏輯,而且「不是」每天都應該進場買。

其實股市操作,以月線分界,當你看到K點到月線之後,馬上反彈可以創新高時,這就是最穩定的多頭股市行情,此時搭配我的論以及誰最抗跌,篩選出可以買進並長抱的標的,
月線失去支撐上新高的作用,指數總是很容易跌穿月線,隨便往下跌就是季線半年線年線時,這種時候就應該要空手了,所以過去1年都不是進場最好的時機,雖然可以做,也有很多飆股,但是這只適合非常了解市場的人玩,如果你在月線支撐時,都無法賺大錢的話,在月線支撐的震盪盤玩,不會比較高明。

像我去年的報酬率,也是在月線有支撐的行情下,抱了4個月的美律創造出來的,要賺到機會先有正確的態度把事情做對運氣才會來,便是這個意思。
此時我們再以利率融資餘額以及外銷訂單年增率做為輔助判斷用的數值,這是屬於經濟以及市場大環境解讀時,唯三重要的數據,其餘的都可以不用理會。

這其中所使用到的智慧就是心理學,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人類行為,就可以理解市場行為

好比現在是利率時期,台幣又貶值,大家為了避免錢變薄,應該要拿錢出來投資,可是剛好相反,台灣儲蓄金額40.7兆,還年年創新高,為何會如此?

因為台灣經濟並不好,所以大家很怕花錢,更怕投資賠錢羊群心理效應,身邊有人投資賺錢時,你才會想投資,身邊每個人都怕賠錢時,你也不敢投資。
但是一定會有人買房子,因為這時房貸利率,要付的利息較少,你可以觀察現在身邊的同事或朋友,在車貸房貸以及投資的活動,未來3年內,如果經濟真的復甦了,比較一下他們是否因為利率開始調升而抱怨車貸房貸壓力重,然後原本對股市沒興趣,卻看身邊的人都開始賺錢,也進了股市。

其實利率時期去背車貸房貸,就是一個成功經驗,學會運用利率購買資產,跟有錢人在利率時期融資買股票一樣,在經濟危機發生後,央行壓低利率同時狂印鈔票,就是希望資金要流動,避免存死死,不然經濟只會衰退得更嚴重,當下美國經濟復甦加快,也是歸功於老美愛花錢不存錢的個性,可是一般人只會背車貸房貸,永遠學不會在利率時期買股票。

像上面我也教你指數月線沒有支撐作用時,應該要空手觀望,這樣你就懂得即便當下是利率時期,也要分清楚可動手不可動手的時間。
高利率時期,借錢買股票要付出相對較高的利息,經濟危機發生後,利率時期大家都不敢用現金撿便宜股票,就不用說借錢買股票,為何高利率時期反而很敢借錢買股票?因為高利率時期代表經濟復甦了,經濟正好的氛圍會讓人失去戒心,以為公司加薪會持續下去,消費與投資變得很敢,雖然這樣的行為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最終會到一個頂點,然後就是泡沫化的開始。

掌握簡單又基本的智慧,就能把一件事做好,讓自己成為一個教會下一代可以做什麼的人,而不要再像我們的上一代,不要碰股市不要做直銷不要創業,如果子女唸書考試不行,請問要怎麼翻身?上一代有一點不一樣的智慧,下一代就會很輕鬆。

這年代不缺告訴你社會結構有問題的人,不缺告訴你倖存者偏差的人,但是很缺可以解決問題的人,甚至教你怎麼做比較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