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什麼叫做神預測?


一個好用的系統永遠禁得起考驗,就算我只提供指數動態看法,也夠你用了,如果一個星期內即將發生的事,已經先告訴你,都沒辦法讓你停利停損,或者找對切入點賺錢,要檢討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從來沒有認真看待「要怎麼做才能從股市中賺錢」這樣的事。

我做了9年的研究,在2009年至2012年期間,我像新手一樣只會跟著長紅棒追,跟著強勢股買,然後也懂得買到好股票要抱緊,不過因為可成144抱到270再抱到150,讓我的信心大受打擊,所以我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少做多看,花很多的時間去想自己欠缺什麼。

而2013年至2015年,我將過去的「觀微知著法」拿來運用,觀微知著法主要是透過個股動態預測大盤走勢,但我發現每每有很多強勢股在跌時,大盤都沒崩下去,反而漲更高,導致我回檔不敢撿漲高不敢追,所以這2年的行情,幾乎不出手。

直到2015年8月的崩盤,我憑著自己對於「總體經濟學」的看法,我曉得資金浮濫過低的融資餘額,不可能讓市場崩盤,但我還是一直等到2016年1月才開始動手,而2016年6月24日的英國脫歐公投,讓我首次注意到均線支撐所代表的意義,因為前行政院長陳沖曾經說過「台股站上年線」,我才發現,原來技術線圖上的均線,其實有特別的用處。

但是這段期間其實滿腦子混亂,不曉得這其中是否真的存在系統建立的空間,一直到2017年4月開始,不斷融合所有的經驗與想法,閱讀大量的技術線圖,用推測的方式,去歸納指數與個股的規律,才陸續創造出「論」「誰最抗跌」「橫向套牢區」「必過前高論」以及「五日線潛則」,當然對於頭部與底部最重要的訊號解讀法,「業障重理論」建立起來之後,幾乎拿捏得有如不敗神話。

這9年我從來就沒有參考任何技術分析法,最早還是從「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決定從「股價動作」為切入點來建立全套方法,如果跟一般技術分析法相比較,你會看到有不少雷同的概念,不過我的方法更重理解與靈活運用,交互比對,不死背口訣,也因此比別人的方法有更高的準確率。

這就是認真看待一件事應該要有的態度,而不是整天只想找人要明牌,學會由宏觀微觀去看待市場,自然會有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