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發現這段期間我一直喊少做多看,那再喊下去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做?我想每個人都很期待有人告訴他,「就是今天,快進去買」,但你要寄望別人告訴你的話就免了,我更是不可能做這種事的。
話說今天的反擊,有一部份應該是自營商反手買超造成的,我說這大概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本土主力與外資在對作的情形,前些日子跌很慘時,幾乎是投信與自營商把貨倒給外資接,等到外資開始賣超時,自營商又反手買超逼得外資跟進來抬轎,雖然我們不能常常幻想市場上有所謂的「大人」、「黑手」與「操盤者」這些像黑幫老大主導局面的大人物存在,但是整個市場的動態,倒是可以稍微編織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來加深自己對盤勢與各方數據表現關聯性的印象,不過我並不是說要積極研究法人進出與籌碼變化。
股市很複雜,是因為參數太多,如果你要「執著」於一點為判斷依據,那你必須要以賺錢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不如先想好,萬一你的理論錯了怎麼辦?
最後必須再提一點,時常接觸股市的人,很少人會將某些時候的大動態深烙在腦裡,而是過了就算了,但這是不對的,非常緊要的關頭所發生的任何變化,記牢它會對於你將來在大方向趨勢判斷上有很大的幫助,就好比有一個比較玄的經驗是,往往在這種趨勢轉折時期,像今天台股強攻,自營商大買,美股看似要大跌,你會以為那是誘空再殺多,可是一個大逆轉,台股的強攻是攻真的,並不是三大法人自顧著買著爽,也不是大盤的反彈,美股的大跌是跌假的,台股要是跑在前面的話,美股一旦轉正,整個上漲氣勢就自然而然的生成。

你想比別人更早一步看清趨勢並出手,就必須要尋找河流的源頭在哪,這些源頭都是一天又一天看似毫無意義的數字,整理起來對你有幫助嗎?我不敢這樣說,我只能說我對數字相當不敏感,我甚至算自己的利潤幾個%都得按計算機,因為我不關心利潤多少,我只關心什麼時候買、買誰、會不會再漲與什麼時候賣,我看數字是看它變化的過程中隱含的意義,而不在於數值本身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