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3月11日本震災過後,太陽能一度逆勢上漲,搞得我當時懷疑會不會是預期過度,但仍值得關注,沒想到才兩個月,從去年拼命放利多擴產消息時,有些網友甚至說「本益比」正便宜,昱晶在80~90時應該要接,我就大肆批評一番,如果真有那麼好,股價不會破不了110,用過去的每股盈餘來看投資價值,無疑找死。
你我所不知道的風暴
看看我那時講的對不對,所以你要使用本益比做為選股參考時,只有一個情形能用,那就是他上一季每股不到1元,這一季突然變成每股2.5元,你可能會覺得這種股票早就先起漲輪不到你買,事實上,昱晶從50元起漲時,正是這樣的情形,每股盈餘大為提昇,但漲勢還沒有完全啟動,市場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資訊豐富,有很多漲幅落後又基本面甚好的股票被人遺忘,或者只是時勢不對,還沒到炒作的時機。
反觀現在益通傳出裁員消息,昱晶的價位甚至跌到比我買它第一張還低,記得我第一張是追73.1元,第二張是追78.5元,要是你執著於基本面選股,麻煩不要太死腦筋,市場的領先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股價動作,你不知道的事都會先反映在股價動作上,因為有很多人比你更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他們再怎麼遮掩偷賣,也是會露出馬腳的,同樣的,好股票的股價動作也是一直在傳達某些訊息,向你招手叫你買它。
像我原本在閱讀張松允的書時,當時我也頗為相信書中要做功課、研究市場動態與基本面的說法,但是當我在Google搜尋他的名字,看見一篇文章提及的內容: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張松允只看十分鐘的報紙,翻完報紙吃過早餐之後,他就進交易室,專心看盤。對於張松允來說,現在股市流行的基本面、技術面分析都沒有多大用處,他只在意盤面的變化,什麼人在買股票、什麼人在賣股票,為什麼買,買進的意願有多強;為什麼賣,看壞的人心情有多沮喪,對於張松允來說,跟隨著盤勢潮流的變化,就是他進出金融市場的上上策。】
剛好跟【股票作手回憶錄】書裡所講的「股價動作」相呼應,自那天起,我會翻翻股市新聞,但我已經不看籌碼變化,也不看基本面,更是從來就不看也不屑看技術分析,我就只觀察指數的波動與個股的波動。
在那篇文章中甚至提到了:
【他認為在大盤跌了一段之後,股市總是一定要起漲,這時候就要密切注意盤面數字的跳動,一有哪些個股帶動起漲,張松允就馬上大筆敲進,因為那表示大投資人要股市好,先買進幾檔股票把股市拱起來,所以這時候一定要追,追到漲不動了,就賣。】
你瞧這次從8100起漲時,被拱上來的是誰?信昌化。大盤狂殺450點的隔天,信昌化就起漲了(3月16日),市場真的是充滿不可思議的巧合。
我說前人的智慧有時僅是短短的一句話,如果你有十足的眼光去看出這是重點,再加以實際印證的話,就會曉得精髓在此,雖然我還沒資格可以講這種話,但是我還是要講,玩這遊戲並沒有你想像中的複雜,只要觀察波動就可以掌握機會,你還想花什麼時間做什麼功課以增加勝算就是隨人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