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Chat】下一步

咱家豪斯大叔最愛做的事就是天馬行空的亂想,有助他釐清病因,我也很會想,但好像都沒幫助。

Apple Inc. CEO Steve Jobs講了一句話真是深深刺傷人哪:「我很幸運在年輕時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怎麼我好像看都看不出來將來要做什麼?

本週一,碩班實驗室的大學長把我叫了出來,聊聊他最近的想法,在離開實驗室四年內,換了三個工作、今年也剛結婚的他,目前在傳統產業「遠東紡織」上班,我蠻高興聽到的,莫過於他說:「其實每天的工作我在四個小時內就搞定了,不過總有一天會為了收尾而加班到十一點才能走」,晚走是偶一為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重點在於效率的訓練發揮了它的目的,在職場上我們就是比別人具備競爭力,也不需要去搶那種日日加班到晚上8、9點才能走人的電子業飯碗。

也因為工作不拖泥帶水,就有多的時間讓你自由發揮,甚至是規劃未來,在此,我想到的則是大學教授們所說的精英教育政策,這條路之所以要給頭腦特別聰明的學生來走,是因為他們可以搞定考試然後認真做實驗,但,重點其實是要致力於實驗上頭吧?不過有每個人都這樣做嗎?

因為,疏途同歸,最終面對的還是動手工作這回事。

於是啊,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有絕對的優勢,但我並不認同整個高等教育的理念,我看到的有人坐上教授位置後,對於研究工作根本就沒什麼興趣了,把重心放在教書與教導碩士班學生基本實驗技巧等,後者是還蠻實用的,但「教書」這種事完全是個笑話吧?當我發現教授們也只不過把課本先唸一遍,然後重新排列一下,用掃瞄機掃圖做投影片,講的內容又跳脫不出課本,乾脆排個考試時間與範圍,大家記得回來考試就好了,上這種課幹嘛…?

所以說,現在多唸一點期刊到底帶來什麼收獲,不唸又怎樣?我上面提的這位教授,可還是在Group Meeting時大談闊論,講些什麼多涉獵其他領域新知的漂亮話,最後卻對著自己實驗室新進碩士生說:「你們要不要換實驗室啊?」,擺明是要窩辦公室當教書匠了?

我便以此明志了啊。

明顯將來的出路是由自己決定,那些什麼博士生應多看期刊的話根本是廢話,想唸的就多唸一些,不要老用來呼口號行嗎?有種就真的多看一點東西,然後發表一篇Science或Nature論文給我看啦。

我不打算做學術研究,學術圈待這麼久,我只看到每位教授都是先從佔別人便宜開始做起,先找近年來的資料,看什麼東西較熱門,又因為沒經費,所以玩玩合成方法的小小改造,發表一些不痛不癢的論文,掙取點數與知名度,有經費了才能搞大一點的,就別提有些人也沒什麼心搞下去,或者多年後才覺得沒什麼比賺錢更實際的。

而我的重點不過就是,東西有沒有實用價值啊?我實在不喜歡沈溺在耍花招與深度鑽研有機合成與設計上頭,因為,難做的東西代表成本高,實用性就會降低,也創造不出價值,除了做完後會自以為很厲害之外,也沒什麼意義了,這條路就留給愛鑽牛角尖的優秀博士們去玩吧。

這樣講好像很天真,但我還蠻喜歡「鋼鐵人」電影劇中的概念,真正有想法的人,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它,而不是空有想法卻不切實際,要交待下人去做卻又不相信他們,結果事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不完全正確,在後輩面前豈不是抬不起頭來?

在一番思考過後,肯定日後不走學術研究的路,於是真能順利畢業的話,第一道關卡「當兵 or 研發替代役」,前者是一年之後就換得絕對的自由耶,後者則是三年穩定的工作與薪水,但我要是選了它,搞不好會被留在目前的單位,我並不是完全嫌棄它,換個角度看它,屆時就是一份薪水中上(我覺得65k真的很差,就個人志向而言)的工作,做的東西是還蠻實用,假設又延續手上的計劃的話,可是整個地帶都在無政府狀態,我就像五六十個小鬼的爸一般,幫每個人換尿布就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再說要是選擇逃奔業界的話,第一份工作做起來會是啥樣子也不曉得,一卡三年可是歲月不饒人啊,於是乎,奇摩子的問題 or 第一桶金好不好賺,目前看不出兩個選擇裡絕對的好壞,當兵一年,我覺得蠻壞,因為我有很多個人計劃要推,不想進去過度放空大腦說。

結論是,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