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7日

【Presentation】拼貼藝術

並不是說Keynote做出來的投影片就一定很漂亮,而Powerpoint做出來的投影片就一定很醜,工具,是看人怎麼用,Keynote的功能不如Powerpoint強大,如果我們將Powerpoint的強大功能一層一層剝去之後,降級成與Keynote相接近的程度時,我敢打包票,只有簡單工具可以用時,不配合其他製圖軟體如Photoshop,Keynote怎麼做就是比Powerpoint好看,因為相同的效果,我在Powerpoint上仿製不出來。

今天,就來解析一下Keynote讓人覺得超好上手的地方在哪。
【第一】群組化功能

這是剪貼必備技巧,因為用小物件拼湊在一起時,太零碎的話在全選後拖行移動時,可能沒有圈選到而得復原重來一次,所以一次群組化可以免去畫面上有太多東西時的干擾等。【第二】置中線與物件對齊線

這是一個製作對稱影像時很棒的工具,而且這邊可以看到圖上的16個像花瓣一般的東西,其實就是在調整位置時,透過自動對齊線的功能去拉正到定位上,所以東西南北這四個方位上的花瓣,中心線是對得非常準確的。【第三】物件角度調整與翻轉功能

同樣的以花瓣圖來說明,先做出第一個物件後,利用複製貼上,再調整角度與進行翻轉,並配合物件對齊功能,不論哪個角度看起來都是十分對稱的模樣,這對於版面的配置有時也是很有幫助。【第四】色彩調配工具

可以做漸層效果,有時能用來加強立體感,好比花瓣的紫色部份,根部是偏深紫色,這是因為根部會被壓在別的物件下,可以用較深的顏色去襯托出上層物件的立體感,原理就像素描必須用不同層次的黑色調去強化立體感一樣,雖然Keynote有提供物件陰影的效果,但有時看起來會太誇張,而且不均勻。

接下來就看圖說故事吧:這種不規則曲線,Keynote也有工具可以畫,不是什麼太高難度的技巧。再來揭穿右側細胞壁的圖是怎麼做的。看,就像魔術見光死一樣,一縮小後,不過就是另一種多層次拼貼技巧而已,盡量的把圖放大後,瑕疪根本看不見。

貼圖技巧歸技巧,但版面要怎麼設計就看想像力與個人審美觀了,哪邊要留空,哪邊要塞滿,要怎麼調整才不會每張投影片的設計都一樣?

隨便畫都比Paper上的漂亮,Paper上沒一張圖能看的,做科學研究的人就是又呆又土不具藝術感,然後講起原理洋洋灑灑,只想把不同領域的人逼瘋,真無聊。再補一張得意之作,這張圖中有好幾個數據,但數據不一定要用數字與直條圖來表現,也可以用顏色,好比綠色背景代表的是,溶液中因狀況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顏色展現。

這就是投影片視覺化的秘奧義,我們可以說一堆廢話講解溶液中發生了什麼變化,而使得顏色改變,也可以透過圖形上的設計,去幫助你的解說,也讓台下的人接受度提升。

而底下的黃→紅代表的則是二次抗體與一次抗體的結合程度,同樣也是用「黃=結合程度小」、「紅=結合程度大」,詳細的內容就不多提了,只是解說一下用色的手法而已,「黃=結合程度小=溶液顏色較綠」,「紅=結合程度大=溶液顏色較淡」,基本上就是傳達這樣的概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