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

【Presentation】Tips 01

Presentation Zen

Presentation Zen是相當不錯的簡報技巧教學站,可是學術與商業簡報性質不同,就像教授們可能寧願聽你把30篇Paper的內容塞成一篇簡報,並講上一個半小時,還會稱讚你是個程度不錯的學生,而不願意認同也許你所編排的內容流暢、簡短或者頁面乾淨簡明,所以我從來沒在學術界聽見任何一場足以滿足十大技巧的演講,於是嘗試從文字解讀其中的意境,去發展出屬於我自己的一套方法。

技巧01:先想好結尾要講什麼
還在最後一張投影片列出本篇Paper所論述的優點與益處嗎?別鬧了,當你唸了這麼多的Paper後,應該總算是個內行人了,摻點自己的想法進去吧。

怎麼結束一場簡報,真的很難,已經手足無措的人,才會想說就在最後一頁把歸納寫一寫照著唸就好,我沒說那是不可以的事,只是求精求變就要懂得捨棄過去的一切。我講話的風格總是帶點尖酸的諷刺味在裡面,最後一次書報討論中,我所報告的是「多醣體的一種合成路徑」。由於去年在投入多醣體時發生了很多事,所以一找到機會就會想酸一下博士後研究人員,投影片上絕對不能放太多字,這樣才能逼底下觀眾眼睛沒地方放,只好看著你專心聽你在講什麼。

或者,他們睡著了也就罷了,以下:

最後進入我的結論,多醣體對於做合成的人來說,是一項挑戰,因為全合成需要兼顧產率與效率,而多醣做起來產率註定很低,如果在合成的過程中又跌跌撞撞的話,那就是沒有效率,既沒效率又沒產率,我想不論是誰都不希望碰到這樣的狀況。

雖然活性的概念沒辦法使得你合成的流程縮短,還有可能使合成的流程變長,可是,至少它能提醒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哪些事。

同時呢,醣基化反應做不出來時,活性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今天如果醣基化反應的產率不夠好,那可以換其他的方法來試,可是如果產率差到不行,那換再多的方法也不見得有效,因為問題出在於醣本身的性質與上面的保護基,然而有些比較資深的人員,他們曉得醣有活性這件事,也曉得Donor活性要比Acceptor高來進行醣基化反應,可是一但遇到Donor活性比Acceptor低時,便會去翻書找出所有的反應條件統統試一遍。

但就像我前面說過的,當Donor活性比Acceptor低時,反應可能會發生Self condensation、Thio Transfer,再加上Promoter中有些很弱的Nucleophile會吃掉你一點Donor,可能除水除不乾淨再吃掉一點Donor,所以反應產率低往往是有原因的。

那到底是玩New Chemistry比較重要?還是趕快做出來比較重要?我覺得,不要搞不清楚狀況才是最重要的,以上,就是我今天報告的內容。

這一段酸到不少人,包括當初不聽我話的同學也在場。

結論只有一字「Conclusion」,沒有任何的提示字樣在投影片上,並且注意語音抑揚頓挫,讓這段結論揮發出一點戲劇性的效果,同時能表現出充份準備的模樣,也就是「自信」。

2007年7月28日

【Log】005

瘋掉了。

本週總算把實驗進度從嘗試建立推到流程確實建立,奇怪的是,進度報告的時間從9月往前跳一個月變成8月18日,又被往前調兩個星期變成下星期三報告,心裡有股怒氣。

原本一切都按照計劃推進,包括採購新藥品等的,再多兩個星期便能做個完整的報告,光是質譜送測就要一個星期才能拿到,若不是一重回崗位就馬上準備所有需要的東西,本週二也不可能剛好等到新藥品送來,一拿到便接著合成下去,就為了要拼出一個完整的結果,本週六日也因此要加班。

但是不能夠把數據準備齊全來報告也是我不喜歡做的事。

想到以前被林俊成推進度推成一個自動自發的習慣,經過這樣的訓練,才會一邊忙手上的事,也會抽空計劃接下來要做什麼,因此該訂的東西都得提早訂,整個進度才能順延下去,在我報告日期被瘋狂推前的情形下,都能在關鍵時刻拿到我需要的東西,好應付下星期的報告,林俊成是教了我不少東西,但也只有像我這種個性的人,才懂得去學什麼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技巧。

這也算本週不幸中的大幸了,旁人看到的只是我的結果,卻不曉得其中蘊含的工作哲學。

這星期搞得我又回到朝十晚十的狀態,雖然我可以像一般人一樣沒做到那就照實報,但我偏不爽被提前這樣的安排,我恨這一切,這整個環境,只要一回到這個空間,每天都有不斷累積下來的恨意,也因此有了動力撐下去,這是天蠍座最大的特質,一切的苦都不算什麼,只要能成功就是自我價值的證明。

下一次進度報告是三個月後,11月時,我將賜予眾人莫大的壓力,期望在這段期間內的努力足以帶領我與找到更具活性的結構,不但要打敗這棟建築物內的米蟲,也要一舉拼過美國實驗室在做相同計劃的人。

2007年7月23日

【Songs】Sorry, blame it on me

阿肯新單曲「Sorry, blame it on me」是最近值得一聽的嘻哈音樂。

原本我不太喜歡嘻哈,因為通常聽起就是吵、亂,阿肯的曲風雖然歸類為嘻哈,但風格就與一般的嘻哈歌曲差很多,節奏感很強烈。

另外阿肯先前發行過的曲子「Lonely」「Don't Matter」也蠻不錯的,不妨上iTunes Store輸入關鍵字查詢一下,點兩下曲子還可試聽30秒左右。

喜歡的話就各自展神通囉…:D

2007年7月21日

【Log】004

三個星期過去了。

只要一接觸公共事務就沒完沒了的爛攤子要收,雖然已經習慣了,但還是會有一股怒氣湧出。

實驗做愈多,整個心情就放不下,原本每天都只排到七點就收工,現在又開始過份投入,今早的行程是打算六點前下班,趕七點回家倒垃圾,卻被個新實驗拖住,等了七個小時才結束,再加上進行純化所花的時間,所有的動作完成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半的事了,接著明早還得再趕去往下進行,免得放到壞掉,至少,明天應該是可以撥個空去買幾件新衣吧。

手頭實驗一忙,連秘密計劃都沒閒實行,這個星期都在玩自由基的實驗,從這個實驗體會到自由基化學很簡單就可以摸透,從自由基的本性,可以預測得到反應的結果,因此,我想做的東西,是不是有辦法超越一切的認知來完成?一旦回到現實,想著目前已經成形的醣化學基礎,便很容易說服自己其中的發展性已經到此為止,接著就會失去動力與信心。

一邊回憶某些教授年輕時期的研究史,也辦到了許多當時他們自己也覺得不可能的事,因為,年輕就是本錢。

今天還偷聽到一則關於輔大化學校友,現任台大副教授的汪根欉當年還是學生的故事,據說整天都在做實驗,中午不吃飯,只抽兩根煙。

整天做實驗這對我來說太簡單了,我可是自認只有碩士學歷但技巧與速度可比博士的人,有技術有速度有毅力,與追求完美的矜持,再加上引以自豪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下便又將身邊所有的博士一一比下去了。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箇中高手,手腳逐漸定形的同時,也只剩我才懂得為了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方法是一定要進化再進化的。

不過每個階段的成長,不在於碩士時要像個碩士,而是碩士時要超越這些土博士,博士時,則要邁進到當老闆的程度,此時此刻,我只想來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這是每個階段一定要玩一次的遊戲,讓所有人瞧瞧誰才是強者,更想看某些原本看我帶有點不屑眼光之人,突然對你有說有笑,那種可恥的心境變化,會讓你發現,人性就是賤啊。

八月十五號就要進度報告了,那時再來瞧瞧人性吧。

2007年7月14日

【Log】003

本週開始收集各種往往被我們所忽略的實驗細節, 將它寫在便條紙上,並貼在實驗桌前。

想起那我要做的秘密計劃,每個環節充滿著未知的難題,諸如有機化學反應要在溶解的狀況下,才有機會發生分子間的碰撞並產生產物,那如果我的起始物是在多數有機溶劑都溶不掉的狀態,只有水才溶得掉時?我該怎麼做?

以水當溶劑?水本身是很強的競爭試劑,那有機溶劑不溶時,我要怎麼處理?

這時我從我那認識三年頗有怨言的學弟,正在進行的一個實驗中發現了有趣的現象,即使起始物在微溶且近乎大量不溶的狀態下,只要有些微的起始物溶解了,便會產生反應,而產物又不溶該溶劑,於是再從溶劑中析出。

也許我的野心太大,我的規劃已經到了連產物要怎麼處理才會省時省力的階段,起始物大量不溶,部份微溶,產物不溶,部份微溶,只要透過過濾的方式,便能簡單的完成純化的動作。

當然還有許多接踵而來的問題要想通,好比有沒有機會超越一般認知,在起始物溶於水,有大量競爭問題的狀態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但有時也許想太多是沒用的,不然大家唸這麼多書,每個人都能發篇Nature或Science了吧?

事實卻不然。

這個階段大至上確立了一點點的方向,應該可以開始著手嘗試,再從中修正每個環節出現的問題。

2007年7月8日

【iPhone】我要一隻iPhone

大寶哥(David Pogue)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也是蘋果產品的愛用者,Mac OS X有一本超厚的操作手冊就是由他本人所編寫。

大寶哥相當有幽默感,在iPhone上市前夕與上市後推出兩段自錄影片:
I want an iPhone
The iPhone Challenge

第一段影片是自編音樂劇,寫得非常棒,大寶哥亦具音樂背景,說真的唱得超好,表情又異常誇張,我都想收藏了。(笑)

英聽不錯的話,可以聽出來這兩段影片消遣iPhone幾項缺點:

第一、不能插記憶卡
第二、不能換電池
第三、門號限定AT&T
第四、AT&T的訊號品質差

當音樂劇播到有一段聲音非常吵雜時,所說的字就是「AT&T」,不得不承認這才是高檔的美式幽默表現啊,我愛死了~

雖然大寶哥身為Mac的愛用者,該虧的時候還是虧得很用力。

【Log】002

本週開始翻閱文獻,相關的主題上是一篇又一篇的Science與Nature,就傳統化學的角度來看,的確如所有科學發展的過程,將根基建立在漸進式的演化與修正上,這些方法,也變成各家大老闆情有獨鐘,死都不願意認同誰的設計比較好。

就我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後輩來看,只要「醣化學 = 保護基化學」就通通都不夠好,只要難做,只要累人,不夠簡單,不好操作,永遠擺脫不了工時長、操勞死的命運。

但是即使合成變得容易了,醣化學還是有個難解的題,必須要有方法解出各種天然物的構造,才有人工合成的新目標。

即將進入第二週,對於原本的計劃推行又向前了一步,雖然從首度的嘗試中遭遇了失敗,因此預見將來需要面對的困難,想出了些新的設計,文獻中也查得到對應的資料,只要有機會成功,不出許久就可以完成延宕近一年的這個計劃吧?(笑)

這學期的課好像都順利的過關了,有一科72分飛過,有一科與學弟同修,但他被叫去補考而我沒被叫去,三次考試中前兩次,我的成績有81與91分,期末考雖然考得不算理想,但也一如我所預期的,分數也夠了。